新竹縣市如果是住竹科附近的人,單車都騎乘什麼路線呢,想必有些人很好奇,這邊就提供一下自己觀察的路線,首先是青草湖上古奇峰,這邊算是短程路線,還有往海邊的青青草原,都有一定的爬坡路線,再來就是寶山水庫了。
當初建竹科,想必也需要一定的水源,相關的資料自己去查吧,就不多說了,寶山水庫因為跟竹科很接近的關係,所以單車客跟重機客還有開車族,都會前去,不過因為有限制的關係,所以大型的遊覽車是很少的。
這是重啟單車系列的第三篇,平常就有騎車的習慣,但不會拍照,抱怨一下前陣子,全台足足下雨了將近一個月,當中只有一兩天是天氣晴,所以騎車的機會大幅度的降低,也感到很不滿,又不能訓練台,因為這是登山車。
這是二月十二日下午騎車的,原先想說去騎關西羅馬公路,結果睡過頭,就找了平常會騎的寶山水庫,溫度大概是二十度上下,以冬天來說算是很熱的,地型也是算是需要上下不斷爬坡的,不太適合初學者來騎車。
『照片因為都是邊騎邊拍的,畫質也不用要求,
幾年前的便宜相機,所以角度與清晰度無法保證,
就連騎上坡也是,唯有少數照片是站在地面上拍的』
這邊就提供一下自己騎車的心得好了,
如果你騎車是膝蓋痛,小腿痠,那表示你的騎乘姿勢錯誤了,一般來說,大腿會先痠,就像我騎完激烈的中長乘,大腿會覺得很痠痛,因為除了坐墊要調到跟腰平高,你的車架也要適合自己身高。
騎的方式類似你用大腿推動整支腿,好像踩一個圓圈,如果你有覺得自己再踩圓圈,那就是正確了,但一定不是由小腿用力,這很容易受傷,因為你沒有把全部的力道施展出來,大腿的力氣可是比小腿還有力。
而且你剛開始就要騎輕檔慢速,不要太用力,就要
自己的喝水跟喝運動飲料的習慣是,前一個鐘頭不喝運動飲料的,除非天氣太熱,不然就會只喝水,或加水混合運動飲料,補給則是三個鐘頭內的騎乘時間,都是不吃固體食物的,因為短時間內吃東西,會吐出來的,只有休息才會停下來好好吃。
自己是比較喜歡冬天騎車啦,可惜這年的冬天都在下雨,不然就是熱死人的天氣,以冬天來是很熱的,因為不用喝太多液體,夏天雖然熱身很快,但耗費飲料的次數過多,甚至也常常容易中暑,冬天只要顧肚子餓的問題就好。
十度的溫度也照顧騎車。
用google搜尋「新竹市」到「寶山水庫」選擇步行。
這段是簡短路程表。
PS:這個路線新竹往寶山的方向,也是新竹科學園區一直往上的路線,不過當中有點變化。
目的就是騎盡寶山第一第二水庫,又避開車潮。
如果你是從新竹科學園區,單純只要去寶二水庫的話,就直接往竹科大路口一直往上騎就好,不用改變路線,就可以到達,只不過在離開科學園區,會有一個叉路,上是往寶一水庫,直騎是寶二水庫,如果兩個都要騎遍,就要騎完再回來。
自己設計的路線是,從頭前溪橋下到自行車道,然後看到竹美路二段的路標,就往右上騎,就一直往竹美路騎,遇到台鐵竹中火車站右轉,騎到三叉路上再往左騎,上坡中會看到柯湖路一段的路標,往右轉就對了,接著就一直往上騎,延著柯湖路就會遇到福龍宮。
從福龍路右邊的小路再往上騎,延著路也是一直往上騎,就會到寶山第一水庫,這邊還有寶山吊橋,在上來的時候,左邊是寶山吊橋跟水庫招牌,往右騎則是往雙胞胎井的方向,途中會遇到一個商店,會有招牌,左邊是往北埔,右邊是新竹科學園區。
反正就一直照路騎就對了,如果有大下坡的時候就快到了,雙胞胎卒的左邊就是往寶山第二水庫,也是一直騎就對了,過了大上坡後就到了寶山第二水庫的路牌前,往左騎則是可以慢慢爬升到第二水庫上,直騎則是急陡坡。
回程的路上,則是從雙胞胎井的那邊,往右邊騎,一路往下,就一直連環爬坡就對誕,往上則是原先來的地方。
這邊是新竹市頭前溪自行車道上的狗狗公園。

還有機車越野賽道。

自行車道上。

新竹縣政府好像說要通到竹東,但目前只到竹東前。

看到竹美路二段右轉上坡。

太陡了,只能回頭拍。

路旁邊的貓聚會所,到傍晚超多貓的。

途中經過公道五,再直走。

途中有經過公墓就不怕了,右轉是台鐵竹中站。

前騎左轉。

右轉往柯湖路。

又是爬坡,旁邊的建築好像是馬廊。
是的、曾經看過這邊有人騎馬。

上坡完又是下坡。

高鐵橋下。

又是連續上坡。

請給我更多的上坡。

下坡完又是高速公路下。

更多的上坡。

到了福龍宮了,可不要用台語唸喔。

到廟前拍照一下,順便喝飲料。

福龍宮旁的小路,又是陡坡。

下坡急速。

這邊下去的右邊是淨水廠,左邊是寶一水庫路線。

好不容易下坡完,又是緩上坡。



終於又要爬完坡了。

寶山第一水庫旁。

這邊有吊橋,會有遊覽車過來,不過沒有興趣進去就是了,
因為只能步行通過,有去過一次。

右邊是上來的地方,前方則是去第二水庫的路線。

接著又是長坡。

又是更多的爬坡。

右邊的住家是寶山水庫唯一補充點的雜貨店。

往北埔方向。

下坡真的要慢,因為盡頭不減速會衝下山。


又是上坡。

涼亭是給老人家搭醫療專車的。

又是爬坡啦

經過一連串的爬坡後,已經在山上了。

下坡完又上坡,這邊真的要注意一下,不然會滾下山。

這邊很容易有快速變換的上下坡。


所以需要煞車技巧。

這邊好多重機騎士呼嘯而過。

下坡後快到雙胞胎井了。


據說寶山鄉是雙胞胎比例最高的鄉鎮,
是喝了這邊的井水,終究是傳說啦。

離開雙胞胎井前往第二水庫。

即將開始了,你們知道這路標說什麼嗎,
就是、這坡會將會他媽的陡,陡到你腳軟。

就是這麼陡。

畫面沒有故意拍陡喔。




有休息的地方真貼心,但我不能落地。


要到了要到了,不斷喘氣的我。

爬上來了。

有車衝下去過。

上坡完又是連環下坡。



別以為到此結束了,還有啊。

要從水庫底下爬升上去,比石門水庫還機車。

為什麼?因為要繞道爬升上去長長的緩上坡。



這邊大車是不能進入的。

又開始喘啦。


終於爬上來了,順便一提的是,左邊的環湖道路,可以到北埔老街。

到水庫上方了。

開始跟水庫娘合照。




到此一遊。




這是回程拍的,還有一件事情要講一下,
就是有些人喜歡在雙胞胎井前面供奉養樂多,希望能生出雙胞胎,可是這沒有傳出任何的信仰,有這樣的習慣,而且養樂多臭掉,味道不好聞,又會很多蚊蟲,所以請各位不要再拿養樂多擺到那邊了。


前面有個手動打水器。

右邊是來的路,左邊是去科學園區的路。

經過一連串平路,終於又遇到這個路標了,
這代表是一種邪惡的陡坡。


高鐵橋下。

繼續爬呀爬。

沒故意拿歪喔。




就當你以為爬完了,又來一段上坡。

終究結束了,要到園區啦。

結束了今天的旅程,這邊就是新竹科學園區啦。

對於騎乘路線的總整理:就是不過的經歷爬坡爬坡再爬坡,滿滿的爬坡套餐再等騎士,而且下坡也很危險,變換上下坡的速度很快,令人時時刻刻需要注意,這一段路雖然不長,可是令人勞累的程度卻是很高,原因就在陡坡很多。而且我這個路線只是為了躲開滿滿的車潮,沒有特別的意義,畢竟騎單車不想要遇到車流吧,順便一提的是,從園區也要爬坡上來很久,才能到水庫。
爬坡爬坡再爬坡,除了爬坡就是爬坡,下坡則是急陡坡,如果沒有對於自己的操作能力有信心,還是勸你慢慢煞車下滑就好,不要像我這種瘋子,下坡有時候都用極少煞車騎下去,這很考驗你的爬坡能力,尤其是寶山的坡道,只要開始就會開始連續,沒有停止的一天。如果像我這種不擅長的爬坡的人,最好慢慢的爬升上去,不要想說跟小野田那樣迴轉數爬坡,畢竟是動漫作品的產物,一下子就累死你。
尤其是上寶山第一水庫時,就開始連續上下坡,上坡居多,再來則是去寶山第二水庫的路上,雙胞胎井後的路上,那一個大上坡,應該是目前騎過最陡的其中一個坡,每次騎上去都覺得好像喘死了,再來則是要回園區的路上。有個連環的上坡,那跟雙胞胎後的坡相同,你以為爬完了,結果上坡一個接一個,不失為一個練爬坡的地方,其他大大小小的坡,也依然沒有減少過,簡直坡坡到天邊。
途中到了特別的地方才會下來休息喝水,這上坡與下坡,實在很難喝飲料與水。
總公里數三十接近四十公里,共花了三個半小時,不過沒有仔細估算。
最後要強調的是,照片拍攝手法很差勁,畫質也是很爛,不用再次留言強調啦,還請多見諒,如果喜歡這類的文章,以後的單車旅都會紀錄下來,也歡迎約騎,單車等配備請自備,可細談。

如果喜歡孤的文章,不妨訂閱,就是最好的鼓勵。
以上圖片及影片並無商業用途,
純屬介紹引用。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