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圓仔的新聞到處播的沸沸揚揚,好像全世界的動物只有熊貓最重要的,先不管是意識控制還是炒作新聞,但這不是台灣原生的物種,所以令人感覺到厚此薄己,之前也有寫過關於另外原生物種台灣石虎的文章,也同樣的沒有受到重視,是不是哪邊出了問題。基本上任何國家對於動物政策,都會優先保護原生物種,因為只有自己的國家有,其他國家都沒有,這樣子才有賣點吸引觀光客,如果別的地方也有,那為什麼來這裡看。
在野外的台灣黑熊已經瀕臨絕種,如果要近距離的接觸只能夠圈養環境中的黑熊,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就長期進行黑熊的繁殖及保育工作,目前人工培育的台灣黑熊已經到了第三代,台北市立動物園更有長期合作養育這些熊,這些原來要在山林生活的熊,現在只能在動物園看到。原因在於觀賞、研究、保種等等的用途,如果放回野外的話,有可能遭到盜獵者的屠殺,又或沒有野外求生技能,人工養大的都是如此。
台灣黑熊目前有的在動物園,有的在動物保護中心,有的被人圈養長大,更深入訪問由百姓飼養的黑熊,二十年前還沒有保育法之前,黑熊被當成貨物買賣,會有獵人獵捕成為他們的商品,不論是屠殺還是當成寵物賣,都已經無法返回山林野外,牠們已經失去了野性。而一般的圈養不能滿足牠們的需要,因台灣黑熊是肉食性動物,所以會有所謂的捕獵範圍,牠們的行動範圍有一百平方公里,關在牢子不可能讓牠們健康。
而台灣黑熊的特徵就是全身都是黑的,只有在胸前有V型的白字領毛,生出的小熊後腿沒有力,所以要等三個月後才會走路,基本上是吃肉為主,可牠們同時也是如人類般的雜物性動物,也吃蔬菜水果,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有什麼就吃什麼,沒有任何挑食的部份。目前還在研究當中,在建立基本資料之前,還無法用有效的方法,用任何方式生育出新的下一代,所以很多的新生小熊,都是由民間的黑熊交配所生的。
要養育這些黑熊可不是簡單的事情,首先要滿足牠們的活動能力,才會有健康的身心,一般來講動物園的環境較好,有模仿自然生態的假山假水,民間飼養的都是籠子裡面,這當然也讓牠們變得懶散不健康。另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其他亞洲的黑熊都有冬眠的習慣,台灣黑熊則是活動的時間多過於睡眠的時間,而且牠們攻擊性不高,遇到人類多數都會避開,可能是被獵捕習慣了,只有被攻擊等少數情況才會反擊。
為了保存牠們的存在,就已經煞費苦心了,不論是圈養的、還是動物園、動物保育中心,目前動物園的黑熊都不會自然繁殖,只有與民間合作的才會,還要跟熟悉的養育員親近才方便管理,而特殊動物保育中心則是人工復育最重要的據點,在發情期才會交配的牠們,需要透過不一樣的方法才能生出小熊。在老原住民的回憶當中,黑熊應該跑的比人快,擁滿了爆發力與野性,而不是繞著圈子走或是在原地發呆。
黑熊在台灣動物中很受歡迎,至少這是過去幾年的數據,但並不是沒有考慮過野放,也實驗過,可是太多因素最後還是放棄,其中包括人類的活動範圍太廣,與牠們的活動帶重複,可能造生攻擊人類的情況。因為盜獵陷阱的關係,被野放或是曾經捕捉到的黑熊,裝上了無線電項圈能夠追蹤,並且發現了有半成以上都失去了腳趾與腳掌,無法靈活自由活動,大部份都由人工飼養,而且斷掌還會影響生存與繁殖的能力,
目前的台灣黑熊只剩二百隻不到,而全世界的貓熊有一千六百隻。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