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總認為肉食性動物很殘忍嗜血,牠們血腥的把獵物撕咬生吞下肚,相較於草食性動物就顯得可怕許多,並認識牠們很危險,會侵犯我們的領域,所以態度都是一致的捕殺,可是肉食動物唯一生存的方法就是獵殺其他的動物,這是牠們的天性。今天要介紹的是獵殺決勝點iPredator,是國家地理頻道的系列節目之一,拍攝這些世界上頂級掠食者,牠們是如何為了生存,進行牠們的獵殺手段。

 
 
 
 
草食性動物被吃掉很可憐,這應該是很多人的想法,可是用相反的角度來想,那肉食性動物就不可憐嗎,因為牠們如果不吃掉其他動物的話,過不了多久就會餓死,甚至是整個族群都會消失,為了活下去才殺死其他動物,只能算是生存。也許自然的演化有它一定的道理,當掠食者沒有敵人時,牠們就會把跟自己一樣的物種當成敵人、互相殘殺,控制一定的數量,但人類這個頂尖掠食者就找不到方法控制了。
 
 
 
 
 
 
 
 
 
獵殺決勝點iPredator是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的系列節目之一,共有數集,節目中將會說明面對生死關頭的動物們,牠們的體內以及體外的狀況,分析掠食動物如何捕捉獵物的過程,說明他們在食物鏈當中是扮演什麼角色。每個動物都擁有獨特生物的力學,經過千百年來大自然的演變,牠們的身上皆是對付獵物的關鍵,因為這是牠們生存的方法,不獵捕就等於是餓死的下場。
 
節目中也有大量利用利用動作捕捉之下的畫面,並加以現實攝影畫面。
 
圖片資料來源:http://www.fictw.com/ngc.php
 
 
 
 
 
 
以上資料來自報章雜誌網站以及訪問。
以下完整分享裡面的內容,並加入自己的感想:
 
 
 
 
 
 
 
 
體型越大,熱量消耗越多。
 
動物每天都要消耗很多的熱量才能夠活下去,尤其是體型越大的動物,牠們需要的熱量營養就越多,以人類來說,三餐乍看之下是很少的,不過一天累積下來所要消耗的食物,遠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多,更不用說有額外的活動時,還需要增加食量。所以野生動物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尋找食物,也不用太意外了,活動量大如果加上體型龐大的話,那一天要維持身體機能所需要的熱量,就非常的驚人。
 
 
獵食與反獵食。
 
 
掠食動物與被獵食動物之間的角力,從自然的演化開始,就建立彼此殺與被殺的競爭,一方是為了生存,所以只能選擇獵殺,不然遲早就會餓死,所以牠們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去進行獵殺的行為,就是為了生存,這個生存不只是獵食,還有為了活著。身為獵物的動物們,本身就是有一個巨大的優勢,牠們的成長數量非常驚人,只要一陣子時間就會成長為一個族群,繁衍力大多都是掠食動物的好幾倍以上。
 
 
掠食者的存在是必要的。
 
如果沒有掠食動物控制數量的話,那這些被掠食的動物,會產生數量太過龐大,形成另外一種的危險,例如蚊蟲類的天敵,有很多種動物,但牠們大多都需要乾淨的水源才可以生存,可是蚊蟲就算是骯髒的水源,牠們也可以生活。於是在汙染的環境下,蚊蟲生存下來了,控制牠們數量的族群,一旦不存在的話,就會讓牠們的數量失去控制,這也是我們不管如何撲殺蚊蟲,牠們的數量都不會減少的原因。
 
每一種掠食者都發展異於其他動物的身體功能,根據環境與牠們的獵物演化,海洋掠食者則是為了游泳的速度更快,把手腳等肢體給去除了,變得只有異常強壯的身體,軀幹跟嘴異常的巨大,搭配流線形的曲線,所以捨棄了在陸地行動的機會。另外就是掠食者不一定體型最大,但牠們的武器都非常致命,像是獅子鱷魚等的牙齒與上下顎設計,就是為了把獵物迅速殺死,然後吞下肚子飽餐一頓。
 
 
鬣狗跟禿鷹往往是撿便宜的腐食者。
 
 
掠食動物中也不全然是一個靠力量,才能夠生存的傢伙,也有很多的投機客,牠們圍繞著頂極的掠食者,想要分一下便宜,又佔著自己族群的優勢,像是群體行動會飛行速度快,讓掠食者無法出手,就算出手了也多半得不到什麼好處,所以很多動物對牠們出手。鬣狗就是明顯的例子,牠們的體形中等偏大,咬力驚人跟體重不算輕,加上總是聚集數隻到數十隻的數量,所以獅子也拿牠們沒有辦法。
 
雖是獵物,但牠們也有反擊的能力。
 
 
不過獅子也經常偷走鬣狗捕食的獵物,兩者算是競爭者的關係,食物鏈跟生活環境也有重疊到,因為獅子碰到落單的鬣狗,就會二話不說把鬣狗殺死,卻不吃牠們的屍體,雖說鬣狗已經算是很強壯的動物,可是單獨對上獅子,依然略嫌單薄。但鬣狗的群居性生活,就算是獅群有時也很難應付,況且這個不算敵人的敵人也非常的狡滑難纏,牠們見到無法取勝,就會在一旁等待時機,準備奪取獵物。
 
 
白鯊的牙齒加上顎部,讓牠們能吃下虎鯨不能吃的肉。
 
 
大白鯊是海洋的頂極獵食者之一,牠們的身型與牙齒,天生就是為了捕食其他的海洋生物,驚人的力量能夠讓牠們的速度迅快,彈跳海面三公尺的跳躍力,五十顆以上的銳利牙齒,不過比起虎鯨的習性,鯊魚就顯得遜色許多。原因就在鯊魚並不會飼養自己的孩子,牠們一出生就必須靠自己存在活,所以幼鯊的存活率不到七成,不過一旦存活到成年期,鯊魚就開始變得難纏,從牙齒體型各種條件。
 
捕食中的白鯊。
 
 
牠們也能夠吃下腐屍,牙齒的構造讓牠們可以啃咬各種獵物,包括鯨魚的身體,如果沒有必要就不自己捕抓,牠們二十四小時都在移動,燃燒著驚人的熱量,都在尋找食物,利用自己的聽覺,耳朵位於頭骨內,能夠聽見一公里多的聲音,卻不會被噪音影響。牠們的嗅覺對於血腥味也非常的靈敏,就算是一點點的血味,雖然白鯊隨時都在掠食,可是燃燒掉的熱量,卻一直不停的消耗,讓牠要一直掠食。
 
 
鯊魚的獵食武器是牙齒。
 
 
比起虎鯨,大白鯊靠的是更多的原始本能,些許的心理作用,欺騙獵物躲在牠們看不見的範圍內,可是能夠瞬間加速到達的距離,牠的皮膚能夠偵測到微小的震動,就算只是輕輕的擦動海水,全身皮膚都是感知器官。加上嗅覺佔了腦部三分之一的空氣,能夠聞到氨基酸,氨基酸的味道能讓牠們知道獵物的狀況,牠們也決不把自己的獵物分給自己的同類,還會相互競爭欺騙對撞,但牠們會根據強弱輕易認輸。
 
 
大白鯊可輕易飛到三公尺高。
 
 
鯊魚的肝臟佔了三分之一的體重,裡面還儲存大量的油脂營養,讓牠能夠輕易浮在水面上,跟在水中游泳,皮膚擁有極度的彈性,讓牠們可以急速收縮,加上大量的白肌爆發力十足,可以躍到海面上攻擊,而且眼睛可以轉回身體內避免被刺傷。這時牠們的電子接收器就派上用場,在頭內的小孔佈滿生物電,偵測到其他動物身上微弱的生物電,用牙齒圍轉獵物不斷旋轉,讓牠們失血過多死去。
 
 
虎鯨或稱殺人鯨,遠比外表還要可怕的多。
 
 
蓄意擱淺是殺人鯨的智慧手段之一,不過這個方法多半都是帶著危險,牠們為了捕食在淺水沙灘的海豹,利用自己的尾鰭拍動的方法,在淺水中移動,這個動能非常驚人,可以瞬間竄上沙灘再退回,而且牠們會把海豹咬住甩動,把海豹給弄傷甩暈。殺人鯨需要大量的練習,才可以達到這個手段,還會故意在肚子飽後訓練自己的身手,放走獵物,讓牠們多加練習幾次,這大概是很多掠食辦不到的。
 
訓練不足的殺人鯨也往往在岸上擱淺後、死去,原因就在牠們的骨骼與身體設計,本身就是在海洋之中生活,所以無法在陸地上生存,但殺人鯨還是有自己的方法,像是扭動身體弄鬆沙子,讓自己陷下去,再利用胸鰭與尾鰭的震動移動,就可以移開沙灘。殺人鯨有自己的溝通方式,會利用嗚叫聲呼叫夥伴,這也是牠們之所以能夠群體行動的原因,可是就是充滿優勢的鯨群,還是會遇到失敗的時候。
 
 
牠們的主要獵物之一,海豹在海中能夠快速潛入深海的身手,讓殺人鯨只要發出聲音或是慢了一步,就很難追上的,所以牠們要出擊前,都要禁止的聲音,還有潛伏在有利埋伏的地型中,但這些長期在海洋生活的動物,不是視力不好、就是沒有視力。牠們靠的是聽力與觸覺,在海中視力的效果,可能沒有那麼好,利用自己的皮膚與聽覺,反而比視覺有效果許多,這或許是跟陸地動物很大的不同。
 
虎鯨的獵食手段堪稱一流。
 
殺人鯨靠的是回聲定位,一種厲害的生物聲納系統,能在一百公尺的距離外,偵測到小如橘子的目標,從鼻腔發出喀喀的聲音,一秒內發出幾百發,這些聲音以每秒一千五百公尺的速度在水中穿梭,比聲音在空氣中傳遞的速度快上近五倍。幾秒後回禪的聲波即成為數據,牠會知道有什麼動物在游泳,距離、方位,連動物的體型都可以知道,為了準確知道動物的體型,要做進一步的偵測,所進行的一種回聲定位。
 
甚至比軍方的聲納更先進,根據訊號回彈速度的不同,牠可得知獵物完整身長公斤的數據,用身體狀況脂肪比率得知是不是成年幼年,最後牠會得知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如果其中有一隻動作不規則的話,加上脂肪不平均。這就表示動物受傷了,是理想的目標,可是受傷的獵物並不代表沒有危險,通常獵物都會激烈反抗造成牠們受傷,有可能是致命傷,為了降低受傷的可能性,虎鯨的攻擊要講求戰略。
 
 
虎鯨的團隊獵殺能力很可怕。
 
 
牠們運用打帶跑戰術,每條虎鯨攻擊後迅速撒退,大家輪流出擊,目標是造成獵物嚴重內傷,自己出血而死,這個方法看似虐待殘忍,會花很久的時間,但能使虎鯨以不受傷的方式癱瘓獵物,牠們還發明了很多獵殺方法,令人驚奇。像是利用尾鰭拍打獵物,把獵物拋到十公尺以上的海面掉落,超過五十公里的速度,虎鯨群輪流揮打牠們的獵物,但牠們不想受傷,因此會退開,等待獵物死亡。
 
但這種獵殺方法,還是會造成獵物跑掉,儘管牠們已經身受重傷,但牠們追趕的速度是時速五十五公里左右,咬住後捕上最後一擊拖入海底,開始分享食物,虎鯨天生就是慷慨的物種,鯨群中每個肚子餓的成員,都能分食獵物。不過通常一兩隻獵物,是無法滿足牠們所需的熱量,所以牠們沒有選擇,要快點展開下一波的獵殺,但每個鯨群都有自己的獵食目標,所以很少碰到同一個鯨群會有相同的目標。
 
 
虎鯨各方面能力相當平均且優秀。
 
牠們的目標還定在體重有六千公斤以上幼灰鯨身上,成年的灰鯨體重則是超過二萬公斤,還是幼灰鯨的保護者,虎鯨不僅拚不過灰鯨的體型與力量,灰鯨還可以輕易殺死虎鯨,只需要揮打一下尾巴,因此虎鯨需要擬定戰略。首先要在灰鯨移動路線上巡邏,得知灰鯨的行走方向,不過長久的經驗使灰鯨為因應虎鯨的威脅,會繞遠路沿著海岸線前進,海岸線水淺又充滿海草,可防止虎鯨從方衝撞牠們。
 
 
休息中的虎鯨。
 
 
但偶爾有走近路的灰鯨,就是牠們的目標,可是機會只有一次,虎鯨都會非常的僅慎,牠們無法使用自己的回聲定位功能,因為灰鯨也對於虎鯨的訊號音超級敏感,灰鯨的皮膚能感應回聲定位,就像站在演唱會的音箱前那麼清晰。因此被稱為殺人鯨的虎鯨要換別種追蹤系統,牠們停止移動,進入死寂狀態,那叫做「消極聆聽」牠們在這種模式下完全專注於周遭環境,能聽到近三十公里的聲音。
 
 
白海豚會轉彎,虎鯨也會。
 
虎鯨只要聽到獵物確切位置,就會立刻排出隊形,啟動攻擊的第一階段、同步游泳,牠們以彼此的尾浪成流型,以減少阻力、水花或可辦噪音,以免被獵物聽到增加獵捕難度,通常虎鯨群的協調性會非常好,整齊劃一移動、安靜、快速。但牠們之中的幼鯨會忍不住興奮,被獵物發現,但超過四公噸的虎鯨,速度是非常的快,只因牠們身體內外構造,都是為了追求速度而打造的,牠的核心是大塊肌肉。
 
 
虎鯨是團體行動者。
 
沿著脊柱分布,但允肉核心周圍的部位,才是牠力量的來源,一層彈性結締組織交織於肌肉與肌腱之間,好比數千條橡皮筋,牠將身軀往一邊彎曲時,纖維會拉開然後如彈弓般放鬆,將身軀彎向另一邊,如此周而復始。這種彈簧式的運動效率極高,牠每揮動一次肌肉,所費的力有87%能彈回再用,能讓牠們的時速達五十五公里,還不太費力氣,牠們在行動之前都要先解除最大的威脅,先由數條虎鯨推動最具威脅的獵物。
 
 
尋找弱點攻擊是虎鯨的強項。
 
分散牠們的注意力,使得最弱小的獵物沒有保護,再用結實的頭骨撞擊最脆弱的腹部,虎鯨的頭骨已經演化成大塊的頭骨,可造成內出血與骨折,外傷耗弱獵物的體力,牠們會輪流上陣攻擊,牠們會擠在獵物中間,試圖把獵物分離,還要避免被牠們的武器掃到。但是牠們也會離開避免被擠傷,一旦牠們設定目標,就一定要到手,這個過程可以從二小時或更久,牠們還會利用自己的身體擠壓,讓獵物無法呼吸。
 
虎鯨分食獵物的方法只吃牠們柔軟的部份,像是頭部與舌頭,其他就放棄掉。
 
 
虎鯨若必要連鯊魚都殺。
 
不過諷刺的是,儘管大白鯊也是生物鏈頂極的掠食者,但牠們碰到殺人鯨也只有投降的份,通常都是鯊魚成為肉塊,最難纏的是殺人鯨會把獵食的過程保留下來,甚至是碰到新的獵物時,牠們會練習、策劃、訓練自己,才會決定要不要下手。牠們的團體活動是有規劃的,不只是組成一個群體,而是每一隻殺人鯨都有自己的位置,例如誘導攻擊,並不是致命攻擊,也有的是負責主要攻擊手。
 
 
獵豹是特別情況才會團體合作的掠食者。
 
 
掠食者除了本身肉體的優勢,像是體型巨大、牙齒尖銳、嘴巴有力、速度夠快、力量很強,這些外在的條件之外,就是運用長久以來的演化,像是獵豹就是其中的一份子,牠們的體型跟戰鬥智慧,都是經過長久的演化,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但這些優勢的武器,也不見得是最精良的武器,有可能反過來讓自己陷害危機之中,主要是看掠食者依據所做下的決定,最終還是回到獵食的技巧上面。
 
 
獵食者與被獵食者的身影。
 
演化越極端的動物,牠們就越加的脆弱、不堪一擊,就像是獵豹,對人類來說牠很恐怖,可是對其他的動物來說,獵豹的體型與嘴的大小,是不足以威脅牠們的,必須要憑著自己的速度,才可以征服殺死獵物。原因就在於為了追求速度,獵豹捨去了很多中大型動物應該有的武器,獵豹為了速度捨棄許多中型動物應該有的武器,從頭骨的構造到四肢,為了就是讓牠們的跑步加速力,到達一百二十公里。
 
全部的能力都在速度上。
 
從零到時速九十五公里不到三秒,獵豹驚人的跑速來自脊椎,牠全身約六成肌肉都集中在背骨,脊椎全力伸縮,能讓跨步距離增加四分之三公尺,這力道讓獵豹一次飛撲就能跨越約八公尺,秒速三十一公尺。專為速度設計的流線體型,讓牠無法跟獅子一樣一口咬羚羊的脊椎,符合空氣動力學的頭骨,放不下強壯牙齒或顎肌,獵豹要獵殺動物只能咬住喉嚨進行勒殺,勒住獵物的同時也減少獵物的供氧量。
 
 
獅子的獵殺手段則是利用體型。
 
獵豹自身則是提高進氧量,透過放大的鼻孔深呼吸,獵豹是獨行俠,所以牠們掠食後不能在空地進食,要把獵物拖到樹上或安全處,奔跑時速一百二十公里後,獵豹要休息十五分鐘到半小頭,心率才能恢復正常。但就是這樣子的速度造成負擔,人類必須消耗三十分鐘的熱量,牠只要三十秒內就耗盡,多數獵豹要休息半小時才能進食,卻還要躲開其他的掠食動物群,鬣狗、獅子、同類,很容易失去自己的食物。
 
簡單來說獵豹是個很脆弱的掠食者,牠沒有多餘的武器對抗其他的掠食者,就算獵物被搶走也只能在一旁看著,在花了很多力氣跟消耗很多的熱量後,牠們無法對抗,必須要休息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動作。獵豹跟多數掠食動物一樣,演化出位於頭骨前方的眼睛,讓牠擁有八成的全視野和精準計算獵物距離的深度知覺,配上牠們天然的黃褐色跟班點毛皮,可以隱藏在草原之中 不被獵物發現,直到攻擊距離內。
 
 
獵豹沒有獅子的強壯。
 
 
牠會把身子拉低用腳掌踩住泥土隨時推進,就像田徑選手,獵豹的速度雖然快,但牠們的缺點非常明顯,幾乎沒有任何的耐力可言,牠們呼吸速度比最快的人類短跑選手呼吸速率高三倍以上,巨大心臟每分鐘輸送十六公升血液,二十秒就能輸送到全力。可是牠們能夠維持的時間只有半分鐘,溫度就會開始上升到傷害身體程度,獵豹不能在短時間內降低體溫,在追趕獵物後面時,也擁有被踢中的危險。
 
 
獵豹更是潛伏的高手。
 
獵豹跟人類一樣,只要五六天不吃就會餓死,牠們的身體幾乎無法儲存熱量,牠們潛伏的手段幾乎跟任何的貓科動物一樣,都是伏低身子前進,牠們因為是短跑型選手,所以需要潛伏在短跑距離內然後起跑,才有可能捕到獵物。獵豹在快速移動時,可以維持路線的準卻度,是因為彈性韌帶直接連接了脖子和脊椎,這就是獵豹的光學影像穩定器,就算急速奔馳,牠的脖子和頭部也能保持平衡。
 
獵豹的尾巴能讓牠們保持平衡。
 
頭部平衡也代表視野不會因為身體晃動,獵豹在捕捉大型獵物時,就需要利用牠的上爪勾住獵物,使獵物摔倒後撲擊,上爪是牠唯一鋒利的爪子,上爪刺入獵物的臀部,獵物會想要奔跑走,可是被上爪勾住的獵物是無法擺脫,最後被撲倒咬住喉嚨。獵物也可能奪走獵豹的性命,原因是來自牠們天生的武器不足,獵豹的體形也不夠強壯,跟其他草原動物相比之下,就略顯遜色了,不過牠們的狠勁是不輸的。
 
 
牠的近親花豹,則是著重在攻擊上面,所以跑速沒有這麼驚人。
 
對獵豹在強光中獵食,在眼角下方的淚紋不只是在戰鬥中震懾對方,使牠們的表情誇大,可以使別的掠食者被驚嚇到,還有在強光中可以維持視力的效果,降低來自光線的投射,這也是少數可以在艷陽中獵食的掠食者。而且掠食者都會避開風向,從下風處接近獵物,避免牠們靈敏的嗅覺發現自己,獵豹的動態視力與瞬間判斷能力也非常驚人,在數十個選項中選擇要如何衝刺,會對自己有利。
 
獵豹的速度雖然快,可是沒有致命武器。
 
獵豹維持高速有幾個因素,跟其他貓科動物不同,獵豹在奔跑時,爪子不會完全收回腳掌,牠的爪子就像短跑選手的釘鞋,持續為其提供抓地力,在非洲的貓科動物當中,獵豹的轉彎半徑最小,在高速下還是急轉彎。很長的尾巴也發揮重要作用,擁有強壯的肌肉讓平衡達到中間,加上牠們的跨步距離很遠,能在這場競賽上追到獵物,不過牠的速度讓牠無法保護自己的獵物,連獵物都打不贏。
 
獵豹唯一殺死獵物的方法,就是咬住喉嚨。
 
虎鯨俗稱殺人鯨,除了牠們的體型與演化優勢,加上牠們的聰明智慧所形成的團體合作,幾乎在海洋中很少有其他敵手出現,連鯨魚都是牠們的餐中菜,成年殺人鯨每天需要二百多公斤的食物,大概等於九隻小海豹,代表牠們的食物數量非常龐大。其他的掠食動物雖然不如虎鯨這麼多,但一天消耗的熱量也很驚人,來自牠們強壯的身體與維持運作所需的能量,這也是掠食者為什麼致命的原因,牠們單純只為了活下來。
 
 
掠食者有武器攻擊,獵物自然有盾牌防禦。
 
每種獵物都有獨特的防禦機制,破解掠食者的武器,羚羊就是其中之一,牠們的眼睛位於頭骨兩側,所以牠們的視野非常大,加上跑步的時候,牠們擁有能夠冷卻血液的血管組織,透過鼻孔呼吸冷卻溫度,所以牠們能夠長跑,接近五十公里的速度。羚羊彈跳的時候最多高達三公尺,可以在瞬間踢出後腿,把追到後面的掠食者踢飛,還可以增加速度,最主要的是牠們的耐力十足,擁有跑數十分鐘的能力。
 
 
對掠食者而言,牠們也要冒著被殺死的危險。
 
還有羊跟牛的角,野豬的獠牙等,都可以輕鬆刺傷掠食者的身體,而且有可能被刺穿,並不是只有掠食動物才擁有強壯的體格,很多草食性動物的體重是遠超過肉食性動物,一般來說肉食性動物除了草食性動物自然死亡,又或是長期沒有食物才會選擇攻擊。像是大象、犀牛、長頸鹿等,牠們每一個都擁有使掠食動物受重傷或致死的能力,另外還有河馬這種鱷魚的天敵,皮堅肉厚攻擊力又強。
 
 
熊也是頂極掠食者的一員。
 
掠食動物也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不在掠食時還很溫柔,甚至是慵懶,偶爾遊玩一下獵朱,因為牠們天生會照顧自己的小孩,殺了其他動物是為了讓自己溫飽外,還有餵捕後代的需求,除了攻擊牠們跟侵犯牠們的地盤外,牠們只會在捕食時攻擊其他的動物。掠食動物天生就擁有侵掠性,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被餓死的機制,牠們不主動攻擊的話,那食物也不會自己送上門,唯有想辦法殺死獵物,才能活著。
 
 
就算是同種掠食者,也會有互相攻擊的可能性。
 
 
掠食者會殺死其他的掠食者,而且並不會吃掉,就把屍體擺在那邊,原因就在牠們消滅潛在的競爭者,頂級的掠食者在閒餘時,都會做出這種事,掠食動物的幼年期也通常是其他掠食者的目標,沒有一方是絕對安全的,就算是獅子也相同。因為大自然當中講求的是「弱肉強食」,一旦你無法抵禦其他動物的攻擊,那下場很簡單,就是被殺死後,成為牠們的食物,原則從來沒有改變,只隨著環境改變。
 
獅子跟鱷魚在其他節目中,有特別的介紹,就不詳細描述了,甚至動物星球還開了很多個節目。
 
 
幼獅往往也是雄獅的獵殺目標。
 
 
獅子部份大家很熟悉,就述說一些有趣的好了,像是獅群都是母獅子負責捕食,公獅是負責撿現成的,平常只要在旁邊偷懶就好,一個獅群只有一個公獅王,要等牠吃完其他母獅才有得吃,不過牠們負責保護母獅與幼獅,跟流浪的單身獅搏鬥。打贏的就是獅王,如果有前獅王留下的小孩,新獅王就會負責殺死所有的幼獅,母獅子也會馬上跟雄獅生產新的幼獅,終結前任獅王的政權,確保只有自己的基因存在。
 
 
鱷魚在水中的敵手只有河馬,但河馬不會跟牠搶奪食物。
 
 
鱷魚則是牠們的死亡翻轉,可以說是電玩之中的大絕招,畢竟鱷魚的體型都是靠嘴巴行動,牠的四肢短小無法輔助,所以如果要吞食獵物,就要靠牙齒咬住死去的獵物,然後不斷的旋轉自身,靠著離心力把獵物身上的肉塊與皮撕咬下來。要由體型最大的鱷魚咬下第一口,其他的鱷魚才能享用,不是尊重長輩,而這是必要性的,如果不由最大的鱷魚下手,其他的鱷魚也別想吃,加上牠們天生的身體很少互相攻擊。
 
 
會團體合作的掠食者生存機率較高。
 
 
總結:看獵殺決勝點會有毛骨悚然的感覺,幻想自己如果是獵物的話,要怎麼逃過這一劫,也融入到了掠食者那方,了解到掠食者為什麼可以如此捕食的原因,牠們的身體與獵食手段,都是為了捕捉牠們天生的獵物所演化設計的。無一不是大自然的奇妙,或者該說這就是動物要生存下去,該有的進化,牠們的進化也同時推動獵物們的進化,兩者相互競爭,一者被捕食、一者捕食,都是為了活下去。
 
鱷魚:這杯血腥瑪莉夠味。
 
 
感想:為什麼特別把殺人鯨的部份寫的特別長,因為殺人鯨真的在掠食手段還有掠食階層上,是一個很特別的物種,牠們的智慧與利用自身優勢的手段,除了面對獵食,還會解決目前的問題,針對問題設計方法,絕頂的聰明。
 
每種掠食動物都是為了生存才獵殺,所以說不上殘不殘忍,但有時牠們也會在閒暇之時,玩耍自己的獵物,看起來雖像是練習狩獵技巧,但有點是為了好玩吧,畢竟牠們吃飽沒事做,也是需要些許的娛樂。
 
其他掠食動物比較少的原因是篇幅過長的問題。
 
 
 
如果喜歡孤的文章,不妨訂閱,就是最好的鼓勵。
以上圖片及影片並無商業用途,
純屬介紹引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獵殺決勝點 iPredator
    全站熱搜

    任孤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