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光這三個字就足以引起各種不同的討論,以及關於他的生平,無論有沒有讀過他的相關歷史,或是個人的傳記,都應該知道就某方面而言,他是個近代史很重要的人物,不管是爭議還是他的各種行為。當有一天希特勒從一九四五年回到現代的二零一一年呢,會發生什麼光怪陸離的事情,還真的是令人相當好奇,小說希特勒回來了,就是述說甦醒的昔日元首,面對現在的德國情景。
 
 
自己買的版本就是電影書衣的。
 
說真的、對希特勒的認識,很多都是出自影視電玩作品,他的相關歷史不是看別人消化的,就是看一些同人創作的二次演藝,最有印象的大概就是電影帝國毀滅,然後電影的本身就已經很有爭議了,更不用說是接踵而來的惡搞。不過有接觸德國文化的人,大概都知道納粹及希特勒,是德國不能說的話題,只要說了就會句點王,很難有下一句的回應,但如果這個希特勒變成喜劇人物呢。
 
 
 
 
他醒來了。
 
 
希特勒回來了(德語:Er ist wieder da)是德國作家帖木兒.魏穆斯Timur Vermes,二零一二年發行的小說作品,二零一五改編成電影,搶先在德國上映,二零一六年則在其他國家上映。
 
故事簡介:
有關各種希特勒在德國納粹政府戰敗之後的傳說,有人說死於柏林,有人說他在南美洲,可是二零一一年他回來了,不知名的甦醒令他身於六十年後的德國,他熟悉的情景都不在,包括他的納粹政權以及帝國總理府。他因為太像希特勒,所以受到媒體注意,還上了電視節目一砲而紅,一演出就受到各方歡迎,他在媒體及網路的影響力,可能比他六十多年前還要強大,懷抱著改造德國使命的他知道。
 
他、阿道夫希特勒,將會比六十年前還強大。
 
 
 
 
 
 
 
 
本篇文章談的並不是電影,而是原作小說:
 
 
 
 
 
 
 
 
 
多少人對元首的印象就是被不斷惡搞的他。
 
別以為德國很嚴肅不苛言笑,其實德國人的幽默感,有接觸過一些影視作品的人就知道,他們很懂得利用自身民族的反差,去營造這種差別很多的搞笑方式,例如拿政治跟現實來諷刺嘲笑的能力,不輸於日本人。日本人我們比較熟悉,但德國似乎有點陌生,為什麼提到日本呢,因為這兩個民族的民族性有些類似,就是他們很喜歡非常認真的去搞笑,將很荒謬的事情搞得好像真實的。
 
 
 
元首:網路真是好東西。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方在於,希特勒雖然堅持自己是希特勒,可是完全沒有人相信他的言行舉止,只認為他是一個現代的藝術家,將他當成是一個表演者看待,其實這一點也沒有錯,就是他傳說死了近六十年,如果還相信他還活著的人才奇怪。老實說這用任何思考跟邏輯來想,都無法相信希特勒還活著,他就算活著,也是個百歲老人了,不過這就是有趣的地方,既然不可能。
 
那也不用合理。
 
安排了大量德國歷史人文,還包括各國的人物與歷史,可以說是相當的多,沒有仔細看會發現不懂作者到底在諷刺什麼,還好的是後面總有注解,該不明白相關知識的人,也能夠了解到底在說什麼。雖然邊看注解,然後再看小說的本文有點麻煩,可是解釋得相當清楚這點,還真是出版社的美意,這邊也要提到一點就是,看小說最討厭前面的推薦序文佔了很厚重的部份,真的很煩。
 
幸好野人文化的質感很好。
 
希特勒除了政治嗅覺敏銳,還很懂得利用形勢塑造自己的形象,要說作者有把希特勒活化了嗎,這還非常的難說,因為希特勒究竟是什麼樣子,我們都是透過第三者甚至是第四者,可能到了第八第九之類的。純粹看歷史資料又很難理解,所以每個人心中的希特勒,可能樣子都是不同的,至於作者心中的希特勒,不得不說真的很有味道,這個味道可能在當代人眼中是有點瘋狂的。
 
適應現實的能力堪稱一絕,明明只是說出自己心中的話,卻被人當綜藝路線般的藝術,就像強調自己是希特勒本人,可是大家完全不當一回事,還以為是某種派系的詮釋方法,將現代社會的問題,與二戰前後的禁忌。全部就像捅破紙門後的痛快,作者也在書中大量提到,現代的德國並不是沒有問題,就算到了民主社會這些紛亂繁雜的議題,還是等待我們前去關心,尤其是民主。
 
 
書中多次提到這個舉手禮。
 
不管是他們的民族情節,還是一個世紀以來的各種感覺,都一次性的大爆發,好像講了再多的禁忌都不用花錢似的,對納粹的民族主義也是毫不遮掩的亮出來,大喊著猶太人有問題,我們沒有問題。基本上德國人很少主動談起納粹與希特勒,還不到禁忌的程度,而是經歷了一二次大戰加上東西德的分裂,就跟台灣人談起國民黨跟二二八還有白色恐怖相同,包括有人一定罵死你。
 
大家都知道德國納粹政權發動戰爭,去侵略其他國家,造成自己國家與其他國家的傷亡慘重,加上惡名昭彰的屠殺,應該是一個很沉重嚴肅,不該在上面開玩笑的過去,可是作者卻利用另外一個角度切入,認為過去的事情雖然過去,還是需要拿出來討論。不如說是利用希特勒這號人物的復活,來試探一切大眾的反應,有點像是投石問路,最後給人的想法就是,現代的德國社會。
 
就算希特勒復活了,他也無法獨攬大權。
 
元首希特勒看了現代電視媒體及網路的反應,還真是忍不住想要哈哈大笑,他完全不理解為什麼進步的科技,花在極其無聊的人事物上面,新聞就不能好好的播報,左右上下一定要穿插這麼多的畫面與文字嗎。元首可能不知道這個叫跑馬燈吧,這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或許也有人認為這是很方便,可是過多的跑馬燈是嚴重影響了對某則新聞的注意力,一定會分散到其他地方上面。
 
從新聞、美食節目、到實鏡秀,元首看著電視一路批評過來,他不了解為什麼現代人要花時間看這些電視,他想要了解六十年後的世界,也只能先透過電視上手,基本上概念是沒有變換的,只是更誇張,把本質虛靈化。徹底的把各類媒體給洗臉了一遍,它們往往只想要收視率,並且不用付任何責任,還自認為是第四權可以監督,他們想要監督任何人,可是它們往往只想收視率。
 
尤其是書中的希特勒很認真的用他二戰前的嚴厲口吻與思想,面對現在的德國人與政黨時,不知道從何開始的好笑感,瞬間充斥在你的腦海中,你明明對於德國的政黨生態不熟悉,可是卻能夠了解政黨間滑稽無恥的情況。當然、希特勒的功與過還有待討論,不過對於一個國家來講,有過這麼一位領導者,也算是不知道用愛還是恨來形容的心情,畢竟他曾經是德國民眾的希望。
 
大量的學說及現代知識彷彿成為了奇怪的咒語,只要我們親愛的元首一說出來,就會令人急著笑出來,什麼左派與戈林、還有納粹時期的德國,從冷凍的歷史轉變成了生鮮活跳跳的鬧劇,用很認真的態度去進行荒謬的行為。而且玩笑都建立在黑色系的邊緣,可能講多了就會被FBI關起來之類的,還會下地獄去跟撒旦見面,畢竟談猶太人跟德國有時候真的是尷尬到講不下去。
 
 
時代無法重現。
 
這本小說誇張的令人噴飯,尤其使用許多獨裁者的語言,聽起來自然令人捧腹大笑,可是在距離不到數十年的今天,有的人卻把它當成金玉良言般信奉,所以在民主的社會制度上,希特勒就成為了丑角與搞笑演員。在獨裁的社會制度上,希特勒就會成為領導者,你的自由就會受到限制,必須要追隨政治主體才能夠生存,納粹時期的德國,只要你是猶太人及反納粹就會受到迫害。
 
諷刺高度依賴媒體的現在,似乎跟過去沒有什麼改變,只是變換更複雜的遊戲規則,及不同的道具與手法,尤其是增加了網路這個元素進去,讓媒體可以運用武器變多,可是媒體的嗜血及八卦,完全跟數十年前相同。只是以前可藉由政治力正面打壓,現在則是要繞圈變換手法,難怪我們的元首先生,如此熟悉這一切,還如魚得水般馬上抓住德國民眾的目光,壯大自我聲勢。
 
也諷刺當今歐洲的政治實體,與他們的文化,從歐盟到土耳其希臘等等,元首不能理解為什麼到處都是土耳其人,他們應該是很懶惰,不該存在的民族,還有猶太人竟然還在德國,他無法理解優秀的日耳曼民族亞利安人,能夠忍受跟其他民族共存。在接受穆斯林難民後的德國,此本小說可能還沒有想像到,德國會有今天的情景,可能才隔幾年而已,就難以令人想像到這點。
 
希特勒善用政治語言攻擊對手,所謂的政治語言,就是說起來好像說了很多很深刻的東西,面對敵人很尖銳深入,但實際上什麼根本都沒有說,卻能夠給人說了很多說完的錯覺,在當下的群眾也覺得很滿意。在政局動蕩,國家陷入愁雲慘霧的時候,特別需要這種的言語,應該說這是一種藝術,希特勒回來了大玩這類的技巧,讓這個跟希特勒有百分之百相像的人,盡情的發揮。
 
 
只有元首會有的幽默。
 
幾乎大部份的時間,你能看見元首與他們的對話都在雞同鴨講,完全對不上任何的邏輯,可是對話竟然能夠繼續下去,完全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應該說是哭笑不得的情境,就像有很多角色問我們的元首真實姓名,元首當然回答阿道夫希特勒。就某個層面上,這也是二代人對於政治的認知有很大的落差,尤其是過去年輕人不積極參與政治,也被認為沒有選票,因為被忽略掉。
 
民主制度固然有非常多的缺點,也可能礙於某個階層被同群人盤據不去,可是它的優點就是讓一個人無法決行決斷,很多人都想要最完美的制度,可是世界上只要有人這個因素存在,就無法達到完美。完美也有可能成為權力集中於極少數人的規則,納粹就是個最好的例子,不過在小說中你可以見到希特勒暢所欲言他的理論,有人接受、也有人極度反對,這就是民主的好處。
 
在我們把獨裁者當成笑話的時候,但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多的獨裁者,曾經統治某個國家與區域,甚至還可能造成世界的動蕩,原因太過複雜多元,跟國家的文化與曾經歷史有關係,不過轉型後的德國,對過去很忌口。如果你想要看到元首被當成丑角般滑稽的搞笑,那你可能會失望,不過就某種程度而言,把擁有納粹想法的希特勒搬到現代的德國體系上面,不也是一種最大的玩笑話嗎。
 
原本以為厚厚的一本,應該讀起來會有點吃力,因為自己對德國的了解,可能比大部份人相同,我們熟悉日本熟悉鄰近國家,卻對於德國很陌生,結果到讀到結局前才發現根本不用擔心這點,就算不懂納粹,不懂德國歷史,也沒有關係。只要放空自己,享受希特勒會帶來多少的笑料就好,而且就算談論到很敏感的話題,經過書中強烈的氛圍,你也會覺得這是不認真的鬧劇。
 
 
想要熟悉現代媒體的元首。
 
總結:與其說這是諷刺政治體系的小說,不如說是諷刺現代媒體文化的一頁,希特勒曾經靠著媒體攻勢登上元首之位,現在他回來了也打算利用這些宣傳利器,重整德國改造民族。沒有想到德國人這麼擁有幽默感,大概是從頭笑到尾,無論你翻到哪一章都是笑料,尤其是他面對現在的世界時,獨有的世界觀與納粹感,令你完全不能自己,意外的充滿淘氣頑皮的感覺,直到最後一頁。
 
 
 
感想:當從頭笑到尾,甚至是看到結束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既然不笑了,還認真思考了一下,現在的德國,如果希特勒回來了,他是否會像書中的行為相同,成為媒體的寵兒,還登上各大版本,答案是機會很大。
 
當然人們怎麼看待他一點也不重要,重要是媒體這個工具是不是有被善用或濫用,媒體總說這是觀眾喜歡看的,可是沒有想過當他們掌握宣傳工具時,人們就算想不看都不行,卻把罪名灌在群眾的手上。
 
希特勒無論你喜歡不喜歡,他都是一個指標性的人物。
 
 
 
 
 
 
如果喜歡孤的文章,不妨訂閱,就是最好的鼓勵。
以上圖片及影片並無商業用途,
純屬介紹引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希特勒回來了 小說
    全站熱搜

    任孤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