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三個字擁有無窮無盡的魔力,彷彿是種最強效的催眠術,摧之不去的魔咒,就算他離開這個世界數十年後,影響力依舊不減,可能這種影響力跟他當初執掌納粹的影響力相當不同,就算是現在的社會不論中西方,只要提到納粹依舊爭議不斷。阿道夫.H:希特勒,一個獨裁者的一生,是一本由德國作者 托馬斯.桑德庫勒所著希特勒的傳記,其中有許多以德國人的角度為出發點的觀察。
托馬斯強調這並不是希特勒一個人能夠達成的各種人類罪刑,而是整個德國人族群共同參與,我們最為熟知的集體人類罪,就是對於猶太人的迫害及大屠殺,但事實上除了猶太人,其他的少數族群也跟猶太人有著同樣的遭遇。作者特別提到當時德國人對於納粹主義的狂熱,有許多因素是來自於一次大戰的挫敗,身為戰敗國的德意志,必須付上如同天價的賠償,所以德國當時的經濟相當差勁。
阿道夫.H:希特勒,一個獨裁者的一生是德國歷史學者托馬斯‧桑德庫勒Thomas Sandkuhler,所著的希特勒傳記,描述希特勒從默默無名的小人物,直到他從軍之後退伍,參與政治活動,以偏激的方式述求吸引德國人的注意力。納粹黨原本只是一個即將泡沫化的小政黨,可是他們抓準了德國社會想要脫離戰敗的頹喪精神,利用了仇猶主義,亞利安人至上的偏激政策讓心懷不滿德國人支持。
以下用自己的想法立場看待:
「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或稱納粹黨……
人在歷史中學教訓,或是人在歷中學不到教訓,但對大部份人類來說,歷史從來不是拿來學習的事件,歷史對許多人而言就只是段書面畫面上的記錄,至於要從這裡面學到教訓,可能人類本身想的太多。有許多歷史書藉喜歡把希特勒跟納粹分開講,就是這麼一回事,原因在於這兩者是不可以分開的元素,沒有另外一方這個政權是不可能組成的,希特勒藉由納粹鏟除政敵跟洗腦。
書中有許多當時的珍貴照片。
納粹則利用希特勒的名聲行事,在各政府單位生根,到了最後變成元首萬歲希特勒萬歲(在納粹當權時,曾有民眾不肯行禮,被抓到集中營處死),人人大喊著元首是國家的救星,高舉右手伸直在胸口前停下,手下向下成一定角度。然而到了今天的歐洲某些國家,尤其是曾經受到納粹迫害的國家,行納粹禮則會觸犯刑法,就連現在的德國也是相同,這個手勢對他們而言是種禁忌。
這本書不只是德國,還有許多德國在歐洲局勢造成的影響,關於德國的歷史,應該有許多人很了解,所以這邊就不細說了,就大略的提一下,其實德國在納粹前就一直有侵略的野心,一戰的戰敗就是源自於此。我們很習慣希特勒是由各類作品形象化,像是希特勒以誇張的方式行納粹禮,還是他口沫橫飛在大眾面前宣示,或是乾脆變成一個惡魔怪物,總之這些都不是他真正的模樣。
有許多作品都強調希特勒的納粹時期,阿道夫則有很大部份都在希特勒的前半段人生,他還是一個平民時,年輕到中年的部份,也打破了希特勒特別對外散佈的形象,例如他年輕時很努力,但是不得志,擁有藝術天份被埋沒。有些人的立論則是如果希特勒進入藝術學院,成為藝術家的話,那可能就生不出一名獨裁者了,不過這個定論是不可能成立的,原因在於希特勒太過懶散。
雖然擁有天份,生活習慣卻不太好,從家中拿到的錢多半都拿去娛樂用,作者也多次提到希特勒自己的著作為什麼會大賣這點,因為納粹強迫購買及大量宣傳,不管是私人企業還是公家機關,甚至是市井小民都有一本。希特勒的藝術路走得不順,有很大原因都在他自身懶散,後來他放棄了這條路開始走上了政治,爾後從軍上前線的機會也很少,但這時成為他宣傳自我最好的利器。
希特勒因為受傷被頒發獎章,他在之後都掛在身上,包括成立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原先默默無名的他,因為被其他參與政治活動的政黨人物發現,擁有演講上的天份,他很能夠煽動群眾。所以邀請他加入德國工人黨,加入後一陣子成為黨魁。後來將名稱改為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俗稱納粹黨),他在加入之前就以仇視猶太人,煽動對猶太人的攻擊聞名,取得相當多民眾的支持。
印象最深的是書中有一段作者的感想,是希特勒造成了獨裁,還是德國人造成了獨裁,就跟希特勒仇視猶太人,還是德國人仇視猶太人相同,在希特勒參與政治前就有許多對猶太人仇恨的著作理論言行產生。而這些仇猶者一直都存在,他們的言行舉止也受到肯定,這也是後來為什麼希特勒可以推行種族主義成功的原因,更藉由這點成功讓納粹壯大,最後靠著政黨跟當權者的矛盾成功奪權。
為什麼屠殺變得合理化,這其實一點也不奇怪,在希特勒前這些仇猶的理論是相當鬆散的,可是在他將這些簡單化,甚至是洗腦化後,成為任何人都能琅琅上口的言論,這時他的追隨者的人數大幅增加。作者強調希特勒是一個天生的演員與演講的佈道者,他每一場的演講都可以吸引相當多的人,聽他演講的群眾最後都會被說服,成為他的支持者,隨著不斷壯大的納粹黨,也開始有了主導國家的想法。
特別提到幾個現象,也就是「造神」跟「利用民主制度反對民主制度」,先從後者開始說起,納粹組成了各種團體,衝鋒隊專門利用暴力讓反對團體屈服,其中包括打人放火搶劫,讓反對政黨潰散。另外也有少年、婦女,如希特勒青年團一般,所做的事情就是集中起來訓練,進行大量的思想控制,這些團體對於納粹的所有思想就是服從納粹,也有人會有疑問這樣沒有人會反抗嗎。
一開始的確是有,可是當納粹不斷的煽動跟挑起仇恨的意識時,原本僅存的社會反對氛圍,就被仇恨代替,這跟希特勒宣稱打倒富有且行商有成的猶太人,就可以讓德國變好,是同時進行的。發展戰時經濟的德國,在經濟面確實有好轉,所以這兩面手法讓迫害屠殺猶太人變得合理,當納粹政府不斷宣傳仇恨時,民間的親納粹團體也是由納粹暗中主導的,讓德國民眾開始仇恨猶太人。
認為猶太人奪走他們的財產土地,只要有猶太人存在的一天,德國人就不會有好過的一天,納粹也對於各種的反猶行動視若無睹,所以在二戰前的納粹,已經開始對於猶太人的迫害,包括無條件的奪走他們的財產,逼他們離開德國。另一邊則是造神,因為希特勒成為最高元首,所以媒體對他各種吹捧與稱讚不絕於耳,從報紙到廣播,任何管道都被納粹變成宣傳希特勒的武器。
先前寫過一篇文章「烏合之眾」就有提到,無論多荒謬的理論,只要容易好記,不斷重覆的洗腦,就可以讓聽者的心中被暗示,認為這樣是對的,甚至還認為反對的人是錯的,唯有認同一樣理論的人才是最正確的。其他的人無論是反對或是沒有意見,到最後都會變成沒有承認他們思想的人,就等於是背叛他們,甚至背叛國家,一堆人為了教訓猶太人所以支持了納粹,如同按下了獨裁者按鈕。
當時確有許多機會括制希特勒的完全掌權,原因在於初中期的納粹黨並不是一個很強大的政黨,在希特勒前是威瑪共和國的政權,原因基於德國在一戰的戰敗,變成了共和國體制,德皇的退位,與總理跟總統的共同和憲政政體。剛形成且脆弱的共和民主制度,在納粹掌權後就被整個破壞了,事實證明了剛剛形成的民主最為脆弱,很容易因內憂外患被破壞,當時納粹則是宣傳,德國外的猶太人想要消滅德國。
托馬斯花了相當多時間探討,為何當時的德國人會跟著納粹變得如此嗜血,而其他知情的人則是袖手旁觀,就算有基於正義感站出來的人,也多半得不到任何支持,還有可能跟猶太人有相同的命運。最大的原因當時的德國正面臨戰敗後的大量賠償,如果想要依正常的管道還清,可能要花上數十年的國家預算,所以面對這種情況,只要有一個人提出仇恨的理論,如同在充滿柴火的地方點火。
希特勒與納粹則是利用這種方法奪得政權,讓苦悶的德國人有宣洩的地方,當權力集中時固然好轉,可是這好轉是來自於迫害猶太族群,將他們的財產奪走,變成了納粹使用,掌握了全部體力的納粹,則是把這個問題。推卸了給猶太族群,他們是罪犯兼下等人種,為了自我的目的想要在德國境內發動戰爭,在納粹舖天蓋地的媒體宣傳後,真有不少人相信了,只有部份人保持懷疑。
不過納粹黨也並不是完全的服從希特勒,在許多反猶政策上,納粹黨人可以說是無法讓希特勒控制,有時候的行動沒有得到希特勒的同意,所以他對於這點不太滿意,作者強調他沒有特別的反應出來,礙於立場的問題。不過他們雖然會互相競爭,在權力上對彼此攻擊,可是在仇恨猶太人跟服從希特勒上面,立場還是一致的,不至於讓整個納粹黨分裂,尤其是中後期的納粹,新舊成員交替時。
花了相當長的篇幅在屠殺猶太人的歷史,為什麼特別的令現在的德國人感到芒刺在背,作者提到當時逮捕驅遂猶太人時,有許多人雖然不仇視猶太人,可是他們也沒有站出來替猶太人主持公道,多半都是以不惹麻煩上身的態度面對。所以使得猶太人跟其他的少數族群(如羅姆人)成為受害者的時候,幾乎找不到任何可以聲援的力量,但這不是納粹戰敗的主因,其中有部份原因是希特勒。
希特勒因為想要上戰場,所以很急於發動戰爭,當納粹黨完全掌握德國時,並處理好內政之後,就發動了對外的戰爭,可是希特勒宣稱這是對境外猶太人的戰爭,避免他們毀滅德意志,聽起來雖然荒謬,但是在重複的煽動仇恨猶太人後就變得合理。所以的戰爭都是主持正義,消滅猶太人,猶太人才是這世界最深厚的邪惡,之類的宣傳用語,之後的戰爭只要征服一個地區國家。
那邊的猶太人與少數族群就成為被屠殺的大本營,羅馬尼亞的獨裁者尼古拉.希奧塞古等,其他跟納粹黨合作的歐洲國家,波蘭、匈牙利也加入了猶太人屠殺的隊伍,他們像是彼此競爭般,為了表示對德國的敬意。不過剛開始並沒有大量屠殺猶太人的計畫,只不過在驅趕及運送過程中,死亡率就高達數成,更不用說到了集中營之類的勞動處,存活率不到一半,根本不用屠殺。
而納粹政府的說法是運送他們到勞動集中營去,但事實上有許多德國人知道他們去了哪裡。
阿道夫有許多作者引用資料的佐證,如果是關於私人或是尚有疑慮的部份,會直接註明這是他自己的推測及想法,一件事情可以有很多的解釋,尤其是沒有可以證實的行為,像是希特勒個人的習慣,以及他的私生活,這些都是可以有許多角度來看待的,如希特勒是不是有重大疾病在,所以他在納粹統治後期出現的時候,身體看來不太正常,是不是得了某種疾病,推測可能性。
只要是沒有確定的文獻照片影片,或是希特勒身上沒有證實過的事情,這本傳記就不會出現,除了希特勒,也有很多文字都在描述納粹黨的核心成員,像是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他對於反猶仇猶的宣傳可以用天才般的邪惡來形容。從文化層面開始種下對於猶太人的抵制,而這時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後面這些宣傳,都變成了屠殺非亞利安人的最大利器,並且鼓吹血統純正論。
總結:這不是令人很輕鬆可以讀完的傳記,因為與其說是傳記,不如說是作者對於納粹的深思,他思考著為什麼德國人會跟著納粹的狂熱,提出了許多原因,研究當時德國的政治氛圍,給出了可能的答案。不過他很謙虛的說,這許多地方都是推論,無論如何希特勒都不存在了,但他不在後卻依舊存在,這句話是否有矛盾,因為關於希特勒各種推理、創作,甚至是陰謀論永遠不會停止。
感想:不是一本讀完你會覺得很暢快的書藉,阿道夫有許多事實等著我們去發現,就只是過去的歷史就如此沉重,更不用當時經歷過的,光是看後段對於大屠殺的各種行動與文獻,講得非常詳細,就真的很不舒服。
不過寫得很容易了解,深入淺出。
作者講了很多值得反思的現象,就是那些參與納粹黨的人,都是平凡不過的市民,除了納粹的核心份子是狂熱的反猶法西斯外,其他的德國人都只是服從上級的命令,聽從政府的指令去處理事情,完全沒有意識自己做了什麼。
如果喜歡孤的文章,不妨訂閱,就是最好的鼓勵。
以上圖片及影片並無商業用途,
純屬介紹引用。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