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輩份很高的親戚去世後,在葬禮的場合中,是否會產生很多不曾出現的人突然冒出來,說他們很孝順、聲淚俱下,然後又是一堆人指導要怎麼辦比較好,完全不管主家的意見,葬禮瞬間成了一場鬧劇,也證實許多人對死亡的概念是沒有莊重存在的。花甲男孩轉大人是一部台灣電視劇,故事述說一名年輕人鄭花甲,在意外中阿嬤來訪,沒有幾天後卻傳出病危的消息,他只好返回家鄉。
 
 
 
人死為大,要尊重死者,可是在台灣是一個很諷刺的文化,因為這只是嘴巴上講講,完全沒有人會尊從死者生前的意願,甚至是違背死者所立的遺囑,然後在那邊吵吵鬧鬧喋喋不休,說是為了死者,但實際上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有經歷過親屬去世的人,想必都有體驗這種場面,一堆自認為很成熟的人,為了一點小事情在那邊大小聲,做出許多不必要的事情,只為了場面大。
 
 
 
 
 
 
 
先來聽聽主題曲:
 
 
花甲男孩轉大人由原著小說花甲男孩改編而成,作者為楊富閔,為系列劇植劇場之一,植劇場為二零一六年開拍的台灣單元劇,由許多演員與導演編劇,不同的劇組人員,編劇:楊富閔、楊璧瑩、吳翰杰、詹傑,導演:李青蓉、瞿友寧。
 
劇情簡介:鄭花甲是個即將滿二十八歲的男孩或男人,延畢數年的他還沒有從大學畢業,與大學同學阿瑋同居的他,某日阿嬤鄭劉春一突然來訪,回去後突然傳來阿嬤病危的消息,於是鄭花甲與阿瑋共同回到鄉下老家。可是回去的他要面對的是,叔叔嬸嬸們無限無窮的爭吵,從財產到成年舊怨,還有與童年玩伴跟同學好友的巧妙情感,究竟要如何才能讓這場鬧劇早日結束呢。
 
 
 
 
 
 
 
 
以上資料來自報章雜誌網站以及訪問。
以下完整分享裡面的內容,並加入自己的感想:
 
 
 
 
 
 
 
 
 
 
 
 
鄭劉春一的四個兒子與一個女兒,這邊就先從四個兒子開始講起好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四個的角色定位都非常的有意思,每一個人有他很明顯的缺點與優點,可是他們長年以來都有著嚴重的誤會,不管是對彼此或是別人。鄭劉春一又稱繁星一姐,在生前最疼愛長孫鄭花甲,應該說是鄭花甲陪伴他的時間最久,花甲的父親光輝年輕時不學好,讓花甲的媽媽林靜雲帶著姐姐鄭花慧離家出走。
 
這邊就簡略談到自己覺得有意思的角色,不定時的跳過某些角色。
 
 
 
首先談到的是由蔡振南飾演的鄭光輝,一名近六十歲的老乩童,因為他年輕時候不學壞,喝醉了毆打妻子,大部份都待在監獄,導致妻離子散,唯一留在身邊的兒子是由母親照顧,因此妻兒都對他有一股怨恨。因為出獄後找不到工作,所以由自己的二弟鄭光煌關照,讓他在廟裡有一份工作,因此抬不起頭來,這樣的他依然像個老小孩,但是又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直到母親死後。
 
 
二叔鄭光煌由龍劭華飾演,是名作風強勢的宮廟主委,想要競選鄉長,幾乎每集都可以看到他不顧他人意見,強行的把自己認為的事情壓到別人的身上,不管是葬禮還是他要求的事情,都一定要依他的意見,不然就會讓他生氣。這樣的人配上成功的事業,自然講話很大聲,可是其他人受不了他的勢利主義,經常與他大吵一架,連他的兒子都受不了他的壓迫,做出許多脫軌的舉動。
 
 
三叔鄭光仁由康康飾演,在越南經營工廠,看似風光無限,可是在背後是被工廠的經營壓得喘不過氣,於是回來台灣不是為了葬禮,而是為了分得更多財產,除了鄭光煌外,他是最積極找尋財產的人。因此看事業成功的鄭光煌不順眼,兩個人經常吵架,財迷心竅的他連老婆阿水也看不過去,可是他依舊擺脫不了比兄弟失敗的陰影,最後也清醒自己相當荒謬,誠心的想要重新開始。
 
 
四叔鄭光昇由柯叔元飾演,曾經是國文老師的他,因為一次意外失去了最愛的兒子鄭花詢,因此他辭去了教職,自費成為了繁星中學的司機,無時無刻都忘不了兒子的光昇,十幾年來從來沒有笑過,都是愁眉苦臉。因此跟妻子的關係漸行漸遠,妻子明華想要走出這股傷痛,可是他卻不肯放手,對兒子的眷戀變成了一個枷鎖,旁人對他的行為更是無法認同,而他也試圖走出。
 
 
五妹鄭光好由海裕芬飾演,身為書記官的她是兄弟姐妹中唯一沒有結婚的,作風與其他想要爭奪財產的兄弟不同,只想要好好的將母親的葬禮辦好,與外甥們的感情是最好的。擁有知識活用的觀念,她的作風比較現代化,不像是被傳統觀念束縛的人,她就像是在葬禮中,想要低調的懷念逝去的親人,可是其他的親戚只想要出鋒頭,證明自己很考順,所以就插手任何大小事項又不想要負責。
 
花甲男孩的命名是個雙關語,一個是主角鄭花甲,一個則是面臨花甲之年的父親,年齡雖然大了可是完全沒有長大,還到處惹事生非,證明一件事情,人的心智並不會隨著年齡而成長,必須要經歷過某些事件才會有所成長。所以可以經常看見老小孩在鬧事情,在亞洲社會中似乎不知道有這件事情,好像人老了就一定成熟,年輕就一定不成熟,人的心智是看經歷及特殊事件的。
 
 
主角鄭花甲是一個大學延畢到要二十八歲的魯蛇,沒有生活目標也沒有志向,只覺得可以過現在的生活就好,完全沒有其他心力可以考慮其他的選項,事實上這跟現在很多的年輕人相同,人生相當的迷惘,要維持現在的生活已經用盡全力了。回來家鄉才發現一切的問題都只是埋在海面下,過去不曾思考過上一代的恩恩怨怨,是個被上一代影響很深的年輕人,回來的他必須面對這些。
 
 
 
鄭花明由劉冠延飾演,應該是除了盧廣仲飾演的鄭花甲第二主角無誤,是個標準的台客流氓,年紀輕輕就當了老爸,可是卻不知道要如何當好一個爸爸,成天遊手好閒留在父親光煌的身邊幫忙,為了得到父親的認同而努力忍耐。與花甲的父親光輝正好是一個鏡子,光輝也是一個不會當父親的人,所以讓身邊的人產生怨恨與不安,或許不會當父親母親,正是我們社會的一個縮影。
 
 
方瑋琪由嚴正嵐飾演,是花甲的大學同學,外表中性被人誤認成男人,從小在不和的家庭中生長,父親不斷的外遇,母親則是默默的忍耐,因為母親生不出兒子,所以給了父親理由,讓她習慣以男人的外表裝扮。相必重男輕女對於上一代的觀念也不陌生,他們認為生男孩的理由好是為了傳宗接代,雖然有一定的理由支撐,可是到了現在的社會男女一點也不重要,應該說缺少男女一方都奇怪。
 
 
這邊也藉由鄭花甲與方瑋琪開了一個玩笑,就是被其他人認為他們兩個人是同性戀,花甲的父親光輝更是不能認同,他認為男的跟男的在一起怎麼可以,這樣可以生小孩,這是有病的。可是花甲反擊說,同性戀又怎樣管你屁事,難道你們這些異性戀,生了小孩不養不管,放他自生自滅就比較高尚嗎,還製造了一堆社會問題,這邊的橋段想必大家有些熟悉,就是上新聞的那段。
 
阿嬤身邊的看護阿春,竟然是阿嬤感覺最親近的人,就連他疼愛的長孫阿甲長子阿光都比不起,反而是她的子孫有種疏離感,真的好喜歡劇中的越南藉演員講越南感有種親切感,因為這就是生活當中會聽到的。自己鄰居有個印尼媽媽,從小到大她都講印尼語加上國台語的混雜,有時候聽不懂就比手畫腳,附近也有許多泰國的鄰居,台灣的東南亞藉已經是常態了,生活中隨便可見。
 
這邊有兩個越南演員戲份雖然不一,可是卻相當的有意思,一個是飾演鄭光仁老婆阿水的阮氏翠恆,一個是飾演阿春的阮安妮,兩個人在戲中的角色都是越南藉,雖然個性與身份讓他們比較順從,可是必要時他們也會反擊。像是阿水對光仁沉膩爭奪家產非常不滿,認為他被利益沖昏了頭,所以想要把女兒帶回越南,也不時的提醒這是母親的葬禮,不想成天想著自己的家產可以分幾分。
 
 
阿春則是更加的嗆辣,她雖然對於阿嬤百依百順,卻對其他貪心的人不留情面,貼心的照顧阿嬤除了她是看護,更因為阿嬤待她如親生女兒般親切,所以她才願意幫忙家事,雖然她不是鄭家人,可是她對於一切了然於心。有幾幕她痛罵鄭家兄弟的場景,就真的知道她真的很愛阿嬤,對於那些為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吵架的兒子們,她非常的看不起,且相當的具有行動力去罵他們。
 
 
這邊不解釋大部份角色是因為一個角色,通常就會有數個連結,例如鄭光煌是一個不重視兒子的父親,包括花明與花亮,導致他們對人生有所埋怨,光輝是個不負責任的老爸,他的兒女都離開身邊,可是他有紅粉知己史黛西願意什麼都沒有,也陪在他身邊。每一個人固然有他的缺點,如果將缺點看一個人,並且將它無限放大,那這個人將是一無四處,可是誰沒有缺點在身上呢。
 
就如同鄭光輝固然是個零分的父親與丈夫,可他不是個壞人,心地還非常的善良,面對鄭光煌不斷的欺壓與誤會他偷錢,他也沒有任何的意見,因為二弟一直關照他,給他一個工作可以生活。他也試回挽回這一切,可是破鏡是無法恢復的,只能想辦法黏回跟原本有些像的地步,並不是說人無完人,而是人有時做錯事,是不知道要如何挽回的,更不知道要如何彌捕,也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花亮這個角色比較可惜的地方在於,明明劇本寫得不比其他的重要角色差,可是演員曲獻平很明顯的無法駕馭,飾演未婚妻宋姿萱的葉辰莛都比他進入狀況,明明可以更加完美與花明的角色來個相同相異的反差,卻少了一點調味料。另外飾演李雅婷的江宜蓉則是相當的進入狀況,因為她隨時隨地看到花甲露出笑容的那一刻,你會覺得這個女孩真的很甜美,相當的體貼又古靈精怪。
 
 
「以前大人都是這樣騙小孩的,現在輪到我們騙小孩了。」這個騙小孩並不是貶意,而是種反面的幽默,大人都會編一堆故事讓小孩子入迷,甚至是聽他們的話,這樣方便行事也可以讓小孩發揮奇妙的想像力。或許現實太無聊了,大人不想要小孩這麼快就脫離以想像力過生活的模式,當小孩太快知道被騙了,而不是自發自覺的長大後才慢慢的清楚,他的童年就等於被摧毀了。
 
花明的小孩耀洋學了他動歪腦筋的本事,去讓雅婷上當受騙,結果雅婷揭破後去質問耀洋,為什麼跟爸爸一樣學壞了,但是耀洋除了反打雅婷,還罵雅婷一堆髒話,說要叫兄弟烙人打她,這些都是他從花明身上學來的。
 
沒有人教過我怎麼當一個爸爸,所以我才會變成不成材的樣子,這是花明追求雅婷不成後的反省,他是個不知道自己是爸爸的爸爸,明明還是個大孩子,卻要養育自己的小孩,於是他成為別人眼中的不負責。
 
以上的兩段關於花明的劇情與光輝光煌的劇情又成了一個對比與相似。
 
 
花家的第二代兒子,每一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問題,可是他們卻不肯承認是自己的問題,把問題推卸給別人,彷彿把問題放在別人的身上就會失去了錯誤,很難想像一堆半百以上的中老年人,成天把問題推給下一代解決。要一個男人承認自己錯了失敗了,要的好困難,如果把男人代入到其他身份上也是,上面的幾句話是劇中的對白,是用一個人的人生來體悟認錯的困難及時性。
 
有時候你想認錯也來不及了。
 
花甲的好看的原因在於,真實的片段,並且傳達出內心的情感,故事相當具有台灣的土根性,也就是屬於台灣才有的社會性問題,本應該是最親近的人卻一直不在身邊,為了很多理由,也有不能說出的痛苦。親人並不是血緣才親,而是長久以來的相處才能讓人親近,有許多人記錯一點了,人並不會血緣親近,血緣固然是讓人不能忘的理由,但疏離同樣能讓人完全忘記了感情。
 
花甲的二叔為了參選鄉長,所以把阿嬤一姐的親朋好友趕出去,並說他們是沒有關係的人,只為了讓有身分的人來看。在台灣……葬禮就是一場荒謬有趣的表演,某些人搶在事後諸葛,說葬禮要如何辦,越風光越是孝順,從脫衣舞到孝女白琴,弄得場面好像不是林刀西狼(台語),好像是很黑皮的活動,葬禮不是要莊嚴肅穆,讓參與的人都冷靜沉澱下來嗎,但為什麼變質了。
 
 
花甲不像是父後七日的諷刺黑色幽默,有著對台灣傳統葬禮的反諷,或是試著用另外一種比較輕鬆的角度看待,人的死固然是正常之事,可是有些人卻把他變調。阿嬤的病危只是個連結點,並不是引爆點,她引發的事件只是把數十年間的事情一次了結,幾個子女都有一段故事,他們的子女也有自己的事件,一段故事引發另外一段故事,這樣的手法運用的相當的合適且自然。
 
越親近的人越容易因為一些小事摩擦,最後累積成陳年宿怨,在旁人的眼中是相當可笑的,但是在當事人的眼中是血海深仇,其中二哥光煌與三哥光仁的恩怨是鬧到不可開交,明明兩個人都有接受母親的資助,成就今天的事業,可是兩人卻為了財產交惡。不惜在每一次討論的場面吵架,引發其他兄弟妹的不滿,有時候甚至可能藏有一些財產,計較來計較去,讓事情完全不能結束。
 
財再多也會花完,有才就算再窮也不會餓死。
 
 
每一幕幾乎都有一個很細微的角色特寫,都相當的有趣,在主劇情講對白的同時,你會看見鏡頭有部份架在非主戲演員的表情上,這些細微變化代表現在發生了什麼事情,又或是碰撞後出現的火花。有許多哭戲都是壓抑累積許多,之後釋放出來的能量,沒有很刻意的說灑一堆調味料,就只是把一件會令人情緒變極端的事情往上推積,令人了解到原本這件事情是這樣產生化學反應的。
 
 
這邊就要說到一個很心痛的地方,就是三立民視所謂的鄉土劇,雖然收視率很高,可是也把台語劇很粗野離譜,劇情很糟糕的印象給大眾,所以一直以來都幾乎不看,長壽劇會拉低一部戲的品質與主題,這點完全沒有爭議。不過所謂的華人劇也沒有好到什麼地方去,不只是三立標榜的,而是過去以華人文化,並不是台灣為主的戲劇,幾乎都有種很難想像會跟台灣真實社會有連結的地方。
 
 
收尾真的有些無力化,其實可以更有張力,比如說把最後的葬禮,還有角色們的後續,甚至是可能的發展再詳細,雖然已經交待完了,但比起為了刻意灑狗血,這樣的結局還算能夠接受。不過大家應該有些感到奇怪的就是,明明阿瑋是那麼的男人味,卻在最後變成女人味,然後其他的角色好像失蹤了,算是很可惜的地方,就算只是說個幾句話也好,不用有什麼劇情上,不然單純的感情戲很乾。
 
 
總結:雖說並不是每個角色都是接近完美,但是大部份的角色都很有既視感,好像他們身上的事件,如果沒有發生在自己,便是發生在周遭人的上面,花甲男孩轉大人在命名上就直接了當的告訴你,這是一個轉變的故事。將花甲的男孩變成大人,這個大人是真正的成熟,除了劇情外,其中的演員與音樂等細節,不能說完美,可是你會感到很舒服,每一集幾乎都有不為人知的主題性在。
 
 
感想:可以常常聽見有些人說,台灣資金人口不多,拍不出好作品的,但重點不在於大小,而在於文化實力,大作品有大作品的拍法,小作品也有小作品的拍法,每個國家也有自己的作法,可以學習別人,但同時也要保留自己的東西。
 
花甲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其中有許多台灣社會的縮影,不見得是由頭至尾都相同,可是精神上是大致相同的,尤其是角色的發揮與表演,你好像見到身邊的台灣人,不管他是講什麼語言,住什麼地方。
 
盧廣仲的創作真的很適合這部戲劇,沒有他的創作真的會像是少了什麼。
 
 
最後附上片尾曲:
 
 
 
如果喜歡孤的文章,不妨訂閱,就是最好的鼓勵。
以上圖片及影片並無商業用途,
純屬介紹引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花甲男孩轉大人
    全站熱搜

    任孤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