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轉自: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人們都知道一寺之長稱自「方丈」,也叫住持。至於為什麼稱作「丈丈」,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方丈」一詞,不過那時的「方丈」是一座仙山。據《史記》記載,渤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上野獸的顏色全是白色,宮闕都是黃金建成,裡面住著仙人,還有許許多多不死之藥。
 
歷朝歷代的國君都曾經派人尋找過這三座仙山,最有名的是秦始皇派遣的徐福,可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找得到它們。
 
道教引入了三座仙人的傳說,並且最早將自己的最高領導人稱作「方丈」至於為什麼叫「方丈」,大致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人心方寸,天心方丈,故稱「方丈」。另外一種說法是「方」者,道也;「丈」者,長也,對長輩的尊稱,「方丈」意即道長。
 
佛教傳入中國後,借用了道教的稱謂,可是今天人們只知道佛教「方丈」,而不知道教的「方丈」了。
 
佛教中,「方丈」一詞的來源也有不同的說法。南朝時期編著的《昭明文選》收有王簡棲(頭陀寺碑)一文,其中說:「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經像。」大明是南朝劉宋孝武帝的年號,大明五年即西元四六一年。原來,最早的「方丈」是用來遮蔽佛像、避免被風吹雨淋的建築。
 
李善長注解道:「堵,長一丈,高一丈,回環一堵為方丈。」由此可知,「方丈」的形制為四面環繞的土牆,每面牆長和高都是一丈,故稱「方丈」。「方丈」上面還要蓋上「草茨」,即茅草頂,可是「方丈」最初的形制是麼的簡陋。
 
還有一種說法,唐高宗顯慶年間,王玄策出使西域,在毗耶黎城參觀了著名的維摩詰居士的居處,非常狹窄。王玄策好奇地的丈量一下,長寬高都是一丈,因此命名為「方丈」。後來就把佛教住持的居處叫「方丈」,不久,住持也被稱作「方丈」了。
 
需要辨析的是,一些武俠小說中常常出現「方丈大師」的稱謂,這種稱謂是錯誤的,因為「方丈」一詞的原始含義為「道長」,則「方丈」一詞本來就有含大師之意,「方丈大師」的稱謂屬於語意重複,是不瞭解「方丈」一詞含義而產生的誤解。
 
 
感想:這個真的很有意思,雖然大家都習慣,並且知道這個兩字,卻不清楚原本的意思是什麼,中國一些慣用詞句的由來,想必當初寫出這兩個字的人,怎麼會變成今天的意思,還是道教的稱謂,佛教是拿來借用的。
 
每次想到方丈就想到,得罪了方丈還想逃,呵呵呵、少林寺十八銅人,還有那個隨風而來隨風而去的傢伙,甚至是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嚇壞人,被人打得昏騰騰,一個耳光就完成,這一類的搞笑電影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方丈
    全站熱搜

    任孤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