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是個寶,這兩句歌詞是頌揚母愛的偉大,可是這世界上往往事情沒有這麼單純,因為有媽媽是真的不愛自己的孩子,她們反而比較愛自己,希望將一切都掌握在手上,孩子成為她們利用的工具。小說世上只有媽媽好,便是述說一個控制慾極強,會跟女兒爭風吃醋搶男人的母親,在別人的眼中她是名付出犧牲許多的好母親,但對女兒來說她是惡魔般的存在。
 
 
 
或許有人不相信會有這樣的母親出現,就跟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相同,因為對他們來說正常的母親是他們想像中的樣子,並且有記憶以來便擔任照顧引導他們的角色,但今天有母親脫離了個個角色,是他們無法所想像到的。可能是事實太過離奇,擺在眼前還是不肯確信,但這個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著,還是持續著的沒有間斷,直到這些孩子長大,成為了跟生育他的人相同的存在。
 
 
 
 
 
 
 
 
 
 
 
 
世上只有媽媽好Emma in the Night,作者為溫蒂.沃克Wendy Walker。
 
 
故事簡介:三年前的夜晚,十五歲的凱絲與她十七歲的姐姐艾瑪一起失蹤了,可是三年後凱絲回來了,她自稱跟姐姐遭到一對夫妻的綁架,目的就是要艾瑪肚子的小孩,卻沒有人知道艾瑪懷孕了。兩姐妹的媽媽茉蒂馬丁,是名擁有多段婚姻的單親媽媽,在他人的眼中是名擁有無私的愛的母親,不只付出所有的愛,還讓兩姐妹能夠受良好的教育,過上富裕的生活,可、這只是一個外在。
 
隨著三年間的凱絲娓娓道來這三年間的事情,茉蒂卻慢慢的陷入瘋狂,彷彿說她女兒瘋了,這一切都不可能,慢慢的揭露出馬丁太太的控制性變態手段,還有她的完美與愛都是來自於扭曲的瘋狂。
 
 
 
 
 
 
 
以下用自己的想法立場看待:
 
 
 
 
 
 
世上只有媽媽好的前段是由凱絲的獨白完成的,一切都由她失蹤後返家開始的,沒有人知道她跟姐姐艾瑪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兩個人失蹤三年後,只有凱絲一個人獨自回來,而在這個三年間發生了什麼。不過這段獨白也確實令人有些不太耐煩,因為視角太多由凱絲的身上出發,不是不能由她的身上當出發點,而是小說如果都是第一視角為出發點的話,就會造成一個問題。
 
就是這個視角不管寫得再好再豐富,永遠都會使人厭煩,而且第一視角往往不夠寬廣,很容易有狹窄的感覺,而且凱絲所講出來的事情,更是讓所有的警察與其他的人共同懷疑,這是否有所真實性,可是凱絲很巧妙的用受害者的身份偽裝起來。利用這層外殼來讓外人的質疑變成了對她的迫害,因此就算有所疑惑,也只能暫時接受,因為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受害者的背後有如此算計。
 
尤其是她一長串的對探員自我描述的對白下來,坦白說處理的並不是很好,因為花在細節的部份太多又冗長,尤其是跟案件沒有相關,可是基於她想要完整的將事情說完,又不得不說全部。這點真的很令人不耐煩,你必須要有耐心的去看它,可是你會漸漸的發現,這些令人煩躁的細節,這其中好像又有什麼古怪的地方,又產生了另外一種情緒,也就是凱絲到底在謀畫計算什麼。
 
於是慢慢的融入其中,這些缺點隨著你看著進度的增加,也轉換成為了養份,也就是說我們讀者心中對凱絲的質問與懷疑,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隨便幻想的,可是礙於無法是書中角色的關係,無法揪出她的盤算。就只能讓凱絲的演技繼續下去,直到母親茉蒂漸漸的崩潰,我們才知道被凱絲稱為馬丁太太的茉蒂,是個從頭到尾都靠著傷害別人,吸取他們的一切成長的女人。
 
雖然全部的描寫都是凱絲,以凱絲的眼睛看出去的視角為基準,可是反而讓茉蒂的馬丁太太更加的突顯出來,突顯她的自私與無情,如果凱絲表現的有多麼邪惡可怕,那茉蒂就有多麼邪惡可怕,她們兩人就是鏡子般的投射。但這都是凱絲主動揭露出來的,因為她知道無論如何否認這來自茉蒂身上的一切,她始終都是由茉蒂所製造的價值觀所養成的,所以無法擺脫複雜的原罪。
 
似乎艾瑪與凱絲的失蹤,在凱絲的歸來逐漸,如同在長期因雨與潮濕的空氣,所形成的霧鎖住人們的視野,讓可看見的視野只能在眼前幾尺,卻因朝陽的出現與雲氣的消散,開始出現嶄新的所有時。又形成另外一股強大的風暴,這股風吹來不只沒有讓人看清,彷彿又造成了霧裡看花,以為清晰的當下,才知道所有的爆炸性才正展現,或許一開始的方向就是錯誤,都是有人誤導的。
 
作者本身也是名單親媽媽及律師。
 
從另外一個視角來看待會發現,原來茉蒂所謂的母愛,從頭到尾都是為了自己,她利用了兩名漂亮女兒的優勢,逼迫自己的前夫付出超過他負荷的感情金錢生活、甚至是全部,直到他被掏空為止,而全部人都會稱讚她是名偉大的母親,堅強的女性。卻不知她享受著由男人身上得來的財產,過著富庶不用擔憂經濟來源的生活,看似重心全部都在女兒身上,但女兒一向是她自我的分靈。
 
當女兒取得成就時,當女兒被其他人稱讚漂亮時,馬丁太太茉蒂心中的第一個想法竟然是,她怎麼可以比自己優秀,她怎麼可以比自己漂亮,也許她年紀比較大了,年華逝去青春不在,可是她要告訴這些男人,她的魅力依舊沒有減少。甚至不願意承認女兒比自己好,但正常的母親不是應該很高興的說,女兒的成就是她的榮譽,但對馬丁太太(這是凱絲對她茉蒂的稱呼,原因在於茉蒂的丈夫馬丁先生)來說。
 
要她承認這點等於是否定自己,因為馬丁太太除了自己,包括女兒對她來說都只是展現自己的存在,只有自己最重要,但要讓大眾認為她是個優秀的母親,就必須表現她的辛苦與用心,所以女兒在她眼中只是件工具。凱絲與艾瑪必須全部聽從她的意見,要成就她的評價,要不然她們就是沒有用的存在,可以在凱絲的回憶當中,看見馬丁太太刻意的營造出自己可憐無力的形象。
 
她也很高興的接受別人的憐憫與注意力,只要鎂光燈在馬丁太太的身上,就證明她的存在是有意義的,但對艾瑪與凱絲來說,這樣的母親讓她們不得不渴求她的愛,但她的愛是條件的,條件就是必須成為被利用的工具。讓馬丁太太的聲譽有所提升,增加她的社會地位,讓所有的人都認為她是位優秀稱職的母親,為了打造出這個形象,用盡各種手段在所不惜,但其他人並不會發現。
 
因為這一切只會在家庭中發生,就算有人想說出去,也只是被認為是家務無聊事,像是挑起家庭的紛爭,只因為女兒太過漂亮,比起有年紀的馬丁太太,確實青春亮麗的女兒更能夠吸引男人,為的怕別的男人將目光交到女兒的身上,所以她控制女兒跟他人的交往,包括自己的先生與繼子在內,在她眼中都是滿足自身的工具,或許她沒有虐待女兒,或是在經濟面打壓花費等。
 
可是她認為自己有特權,能夠掌握女兒不能讓她們比自己的優秀,而且為了滿足自我的價值觀,在任何地方證明自己是個好母親好女人,所以拼命的貶低艾瑪與凱絲,想要令她們有罪惡感,虧待了茉蒂,所以要對茉蒂有特別的貢獻。並且因為嫉妒心選擇勾引自己的繼子,跟繼子發生性行為,因為她看到繼子對艾瑪有特別的感情,但艾瑪顯然對於這感情是複雜的,一方面想要證明自我的價值。
 
一方面又厭惡馬丁太太不擇手段想要掌控一切的慾望,馬丁太太也因為想要保持自己的地位,所以從前任丈夫身上取得女兒的監護權,然後挑撥繼子與女兒的關係,讓他們處於互相爭鬥的狀態,她就能享受權力,因為她是獨有的偉大。總是表現出理解別人同情別人,但實際上馬丁太太能夠毫不猶豫的讓女兒去死,甚至不會皺一下眉頭,只要事後表現出適度的哀慟,這樣就會別人的同情及認同。
 
這也顯示出一種觀念,沒有人天生就擁有母(父)愛,也沒有人天生就會當母(父)親,這些都是後面的人生所慢慢學習,但也有人一輩子都學不會,卻當了一輩子的父母,製造出親子間的對立,卻渾然不知原來是把自己投射在孩子身上。所以希望孩子做這個做那個,一切都要在他們的控制之內,最好能在預定的範圍內成立,嚴格管教他們的行為,不管到底發生了什麼,都要照他們的心情走。
 
偽裝成愛的惡意,比赤裸裸的邪惡更令人畏懼,這是小說的簡介,對於馬丁太太這種自戀型人格障礙來說,要她放棄自我的價值觀,強硬別人接受她想法,是比死還困難的事情,尤其是她為了自己,利用了一切取得自己想要的。不擇手段用情緒勒索綁架愛自己的人,對她來說比呼吸還容易,尤其是愛情與親情,這些是非常容易取得的,只要讓別人對她產生了感情,自然就能用感情勒索。
 
不知道各位有過這種經驗,或是身邊的人有經歷過,就算孩子再不願意,有些父母總可以用賴皮的方式逼迫孩子就範,像是你如果沒有照我所說的去做,我就去死給你看,讓孩子最愛的東西消失之類的,命令式的威脅恐嚇。而孩子也學會了父母的這一套,知道這樣子的行為,就算再不合理,也可以讓別人答應,但是他們可能不知道,這是跟父母學來的,就只是下意識的模仿。
 
凱絲最後發現她繼承了來自茉蒂的自戀型人格障礙,深深的烙印在她的心靈當中,導致她與艾瑪的行為也跟茉蒂相像,都是為了自我的價值觀,容不下別人的價值觀,他人的價值觀也不值一提,所以輕易的能夠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想法。但終究因為愛,不想讓這種傳承持續下去,所以選擇了行為,打破這牢籠,試圖擺脫馬丁太太茉蒂的心靈牢獄,真正的學會如何去愛一個人。
 
很多看似愛的感情,但其實是種傷害,也就是所謂的情感勒索,有一個特徵存在,就是凌駕別人的價值觀,將他人的價值觀破壞殆盡,踩在地上黏在鞋底,卻認為是為了對方好,可大至上只是滿足了自己的價值觀。這樣會造成何種影響呢,一個人自我的價值觀被他人踐踏時,然後再被他人硬塞強加別人的價值觀,也就是這個人的崩壞,沒有自我人格的人,那怎麼還算一個人呢。
 
頂多只算一件物品。
 
作者也利用了虛幻的劇情,演出了何為「愛」的扭曲情感,這可能不是我們生活中會發生的,可是用愛來當成工具傷害的例子,到處都在發生類似的案件,或許這在許多人的眼中,可能一點也不重要,但影響了許多人的人生。如果嚴重的事情卻被輕描淡寫的帶過,這種得不到補償的情感,只要累積了夠多夠久,就很常轉換成負面的情感,然後後代複製、變成了另外一個相同的樣子。
 
小說的後段開始,基本上就把前面所架構的劇情一一發揮出來,並不是那種一次爆發性的突進,因為只要看了前面自然而然的就產生疑惑,這個疑惑是來自於凱絲的獨白,她的獨白又長又很清楚,彷彿將一切都寫好了。一個完美的劇本,就算被揭穿了還是無法有所作用,如果追訴期過的犯罪案件,犯人躲了三四十年,就算出現了也無法逮捕他,因為他已經沒有犯罪,也沒有犯罪事實了。
 
與主軸無關的,作者雖然是女性律師,可是也在內中傳達,在歐美國家只要離婚官司,只要女性沒有虐待出軌或是其他犯罪行為,相當的難以打輸官司,不管是監護權與贍養費,都是女性優勢主權,因為女性天生就被營造出母性及柔軟的化身。男性則是佔盡優勢及強硬的化身,不管再如何客觀,一般人看到可憐的女性,只會先同情她,並且的下意識的支持她,並把她的對立面男性視為敵寇。
 
 
總結:前段相當痛苦,但後段也依然痛苦,但卻是不同的痛苦,前段是閱讀上的痛苦,後段則是感情的痛苦,對於這種自戀型人格障礙,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份子,無法避免的存在,只能夠被他們剝削或是衝突,但不管選擇何種,都會令人自責。可是自戀型人格障礙是沒有這種機制存在的,如同馬丁太太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其他人都是笨蛋傻瓜,應該成為她利用的工具,母愛很方便、也很輕易取得。
 
 
感想:有許多人都把母愛想得太過無邪,想必有人聽過這樣的話語,如果沒有生你就好了,如果沒有你、我的人生就順利了,或許聽起來是無意,但卻是下意識的第一個想法,通常也是心中存在的一個選項。
 
因為這社會不容許無母愛的母親,對母親養育孩子有種神聖的寄託,不可以被挑戰,在情感把母親的角色看的很重要,可是很少理解無私奉獻的背後,也有想要證明自我存在性的價值,所謂的愛更被人誤解成要去傷害別人才是對的。
 
由單親媽媽所寫的單親媽媽特別嚇人……
 
 
 
 
 
 
如果喜歡孤的文章,不妨訂閱,就是最好的鼓勵。
以上圖片及影片並無商業用途,
純屬介紹引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世上只有媽媽好 小說
    全站熱搜

    任孤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