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不足、所導致的後天失調,大概第一個論述會比較趨向這邊,魆妖記個人是覺得中間持平的劇集,比起東皇的海境線明顯好上許多,但東瀛線又明顯的沒有東皇時刺激,可能是礙於設定上的問題。基本上東瀛線在東皇的精彩度來自於,殘忍聯盟的神秘感,還有西劍流的殘敗,這兩者所造成的威脅感,其中最大的敵人就是立花雷藏,還有隱藏的幕後黑手朧三郎,與西劍流抗衡。
 
 
 
 
 
 
 
 
海境界有個很可惜的地方在於,剩下的之前的東皇戰影總評論有談過了,就說說關於縱橫家的部份,當初在東皇的結尾,魆妖記的開頭明明燃燒熱血的火苗,也就是墨家與縱橫家的宿敵對決,明明這麼期待的說。結果到了魆妖記的海境線卻好像得了健忘症,跑到鰭鱗會的身上也不打緊,如八爪鱉千歲等角色,如果能在東皇就把他們的角色定位給決定好,而不是出現露個面。
 
在魆妖記才正式的將他們的故事演出來的話,可能效果會完全不一樣。
 
奇妙的是金光好像忘記了前面墨邪錄的教訓,也就是他們的資源不足以駕馭任何的大型會戰,這在元邪皇一役徹底的展現出來,現在的金光資金規模各方面遠遜於龍圖霸業的霹靂,實在不應該推出大量的會戰。在東皇戰影已經有些疲態的場合中,在魆妖記更加的惡化,老實說海境線真的有記憶的戰役,完全沒有任何記憶點,可能是個人的記憶力比較差吧,但皇城軍與鰭鱗軍的對峙。
 
完全看不出緊張感,也不會有所期待,因為花了很多時間在哪邊佔了優勢,所以哪邊就衝,哪邊居於劣勢,哪邊就退守,這樣的對峙花了將近二十集的時間吧,然後再由有名字的角色說,現在我們的情況如何,要如何開始下一步。角色間的故事還比較吸引人,因為數十集的戰役沒有幾個特別刺激的,就看穿著海境特色的小兵在那邊拿武器互砍,這點真的令人想要吐嘈好幾次。
 
花了很多時間看小兵互砍,臉上除了是三條線,真不知道該講什麼,然後哪一個將領的狀態正好,武力值比較高,就會贏這點,也是驚喜太少了,應該是將戰爭扁平化了,真的是不期不待沒有傷害,還不如看角色群的故事。這邊之前也好像說過了,就是太多角色登場就花了好幾集的時間,然後什麼事情都都沒有做,背後的故事也沒有說明,八爪與鱉千歲就是最好的例子,這點在東皇後特別的嚴重化。
 
或許編劇有自己的考量,要將角色的性格表現出來,不想要太早露出他們的底牌,但放長線放了半天,就像你釣魚釣了半天,想說有耐性一點,本來釣魚就是要等待啊,可是等待到回家之前,魚沒有上鉤還吹了半天的冷風。海境線就是這樣的舖述,使人非常的不耐煩,其中的戰役與拉扯,記憶點少到可憐,有時候明明上集好像弄得緊張緊張刺激刺激,結果又是小兵砍來砍去。
 
這點好像一直在提,因為這大概拖爛整個海境線的主要原因之一,相較於大局觀的戰役,角色間的故事還比較吸引人,不過最奇怪的地方大概就是永遠都在最後才補設定這點,老實說這不像金光的作法。從九龍變開始,金光都是佈了很久的局,設定了很多奇點,等待後面的故事一一去揭開,就像網中人的作亂到後面是引發魔世大戰的開端,這當中隔了一段距離,也補全魔世的前奏。
 
說也慚愧,海境線的故事真的忘光了,可能是節奏弄得太長的原因,如同北冥皇室的腐敗,如果是內亂之前演出,把社會的矛盾還有階層的劃分,都說清楚再一次引爆暗流,可能觀感會完全不同。而且有一點可能是個人的想法吧,就像海境的內亂,應該花一檔的時間來補充設定,人物的故事背景及他的理想之類交待清楚,再一檔的時間將爆點一次清光,因為就看完的感受來講。
 
海境線的故事如同擠牙膏,擠到哪邊就說哪邊的故事,如果沒有擠就乾脆停滯在那不動,最明顯的就是鰭鱗會與玄玉府共同進攻皇城的橋段,一進一退又一退一進,然後在那邊你一刀我一刀啊。真看不出哪裡刺激了,可能有人會認同這種方式的戰爭吧,幸好各別的故事並沒有差勁到不想看,就像八爪這名鰭鱗會的宗酋,以智者的身份追求海境的平等,他跟以後的智者有些不同。
 
 
智者總是追求最多的利益,與其說八爪是智者,不如說他是理想家,而且他對於別人很殘酷,對自身也是相同的殘酷,為了追求這一切他可以犧牲自己所擁有的,包括從感情到友情,不過可惜的地方他的表現機會不多。跟鱉千歲相同,都是在東皇的後期才有表現的機會,他們的故事也在很晚的時間才開始補全,而且是在邊動亂邊補完他們的經歷,這種手法當然是可以,也是正常的。
 
但海境最不好的地方就在於這裡,明明前面舖哏舖了相當長的時間,想說終於要引爆全部的爆點,可是速度與節奏要加快的同時,好像一個運動選手熱身完畢,要開始運動的時候,打了電話來討論未來的事情。不是不能補充這個人的經歷,而是這在東皇就應該補完了,不是等到魆妖記再開始,這完全將節奏拖掉了,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東皇花了太多時間在三皇子的鬥爭。
 
導致其他角色的故事被拖到時間,只能在魆妖記演完,所以前面才說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既然前一部造成很多問題,可是又不能直接忽略,只能硬著頭皮直接將它嗑完,又不能當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過。幸好還是有許多亮點的,但這亮點很奇妙的都不在於內戰,都在個人的智略與後續的宮廷鬥爭,比起東皇的宮廷鬥爭,魆妖記的宮廷鬥爭簡直不是同一個檔次的,尤其是覆秋霜與未珊瑚。
 
 
這兩個心機與經驗不是之前的八七能比的,雖說三位皇子後續的劇情,也將他們變得討喜,可是完全不能把前面的表現給拉平,說他們原來還有可取之處,很明顯的是把皇子給洗白,但早就黑得發亮,只能等海境線結束,不用再看到會比較好。這兩人的爭鬥明顯得可以看出他們的個性手段不同,首先是失敗被打入冷宮的未珊瑚,看似一切都被剝奪的她,但一直隱藏自己的實力。
 
 
儘管局勢一度對她不利,但是未貴妃靠著轉移目標,反而變成覆秋霜等人的骨中刺,北冥異雖然算是天資聰穎,但總究還年輕經驗不足,這當然不是幕後黑暗的對手,只能一路挨打直到求助未珊瑚。未珊瑚也故意的讓北冥異不斷吃虧,讓幕後的黑暗也就是覆秋霜得意忘形,最後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被反噬,未珊瑚忍耐了許久,也不惜以自身當餌,令覆秋霜認為她很難纏的同時。
 
 
卻忘記隱形很久的俏如來,在他們的爭鬥中漁翁得利,這檔的俏如來又比上一檔更加影薄,但奇妙的是不會像上一檔的俏如來,令人有些覺得他智力下降,魆妖記中他反而利用自己的失策,讓對手不對他有防範。事實上墨家鉅子的名聲太響亮,對俏如來的計策而言是沒有好處的,每一個陰謀家都對他忌憚,但他隱身於後在最後才反擊的手法,也算是合理中的合理,沒有太大的缺失。
 
至於覆秋霜這個縱橫家,鬼谷一脈的陰謀角,則是很典型的不會髒自己手的謀略,他使用了跟未珊瑚相似且相異的方法,未珊瑚是任局勢發展到最壞的地方去,因為越壞她越能發揮自己的長處見縫插針。覆秋霜則是完全不出手,只經由手下或像是讓別人來請教,例如鱗王陷入困境請教身為雨相的他,迂迂迴迴經過好幾層的影響,讓局勢走向他想要的那面,卻跟他沒有關係。
 
可是一切太過順利,讓覆秋霜產生自大自傲的心態,就像他把北冥異玩弄於股掌之間,卻沒有想到北冥異也只是未珊瑚與俏如來共謀的棋子,而雨相把棋子當成正主看待,這也是他認知的錯誤,最後一盤輸全者皆輸。不過東皇尾魆妖記初,原本很期待縱橫家的出現,結果正劇中完全沒有出現,只有雨相露出一點點尾巴,是不是有點雷聲大雨點小,因為當初就是想看縱橫家與墨家的對進。
 
結果花了很多時間都在小兵互砍(又提這個),不如也並不是毫無精釆之處,像是五八九與硯寒清這幾名角色,比變八九冏的夢虯孫還吸引人多了。夢虯孫的黑化是劇情需要,但沒有太討喜,因為東皇的夢虯孫智商低到不忍去看,所以他在魆妖記的黑化,也延續這份的缺失,有再好的表現也很難挽救回來,黑化前在墨武墨世的夢虯孫,本來就是一個有智略的人,結果卻弱化太多。
 
就像前面所說的,八爪、鱉千歲、蜃虹蜺等人,都沒有太深刻的印象,可能是太後面才補全角色劇情的關係。
 
 
 
 
至於東瀛線有人說朧三郎是最虛弱的魔王,這點倒不會否認就是了,但劇中朧三郎的缺點只要有認真看的人,就會發現這傢伙從頭到尾的缺點都是一樣的問題,就是太過容易得意忘形,就像他當時在暗中佔盡優勢。可是為了維持平衡於是沒有殺死赤羽信之介等人,他還評佔赤羽為東瀛最危險的男人,那早就剷除或許就沒有事情了,可是他太過自信,認為赤羽領著殘破的西劍流。
 
沒有任何的威脅性,赤羽活著還能夠牽制血扇流的立花雷藏等人,所以自大是他根本的問題無誤,就像火鳳燎原所說的輕敵,朧三郎以為他能夠控制小空,將小空納為己用且不會從中作梗,但他真的太自信了。小空從來就是個天資聰穎的逸才,所以才能夠一度成為修羅國度的帝尊,朧三郎看似大度,能夠容納別人的意見,是個心胸寬闊的領導人,或許在平常時,他能夠維持這表面。
 
可是等到情況極端時,他就會露出狂暴的一面,由他過度猜忌及懷疑就知道他的缺陷,要說赤羽軍師一直欺負朧三郎,好像大人把小孩壓著打,不如說朧三郎的性格缺陷太明顯,才會一直被人利用這點。他明明很多時候他佔盡優勢,卻容易被優勢沖昏頭做出錯誤的決定,幸好他的運氣不錯加上總算有備案這點,不然就如同小空挖苦所說的,朧三郎可能是史上最快被收的魔王。
 
 
 
說真的還真的感到非常新鮮,一路被壓著打的頭目級角色,朧三郎也算是一個新創舉,從東皇結尾吃癟到現在,以往的魔王都是說多強就有多強,一路狂暴到被收掉為止,至少有個強盛期到衰弱期。但歐布羅三郎唯一的高峰期只在吸收立花雷藏的信物,殺死雷神之後,沒有能夠跟他打的對手,可是囂張沒有太久又被軍師用拖延戰術,拖到又被聯合打爆為止,證明了台語有句話。
 
囂張沒落魄的久。
 
 
明明看搶先看帥到分手,結果隔沒幾集又吃癟。
 
朧三郎並不是沒有智略的人,平常也很深沉,大概跟玩連線遊戲的那種玩家相同,每次有優勢就是打不贏,非得要逆風才會打會戰。只要他在優勢的時候就會無法思考,這點設定可能是編劇故意設定的,也算是一個很惡意的地方,注定讓阿郎每次贏得沒多久,明明也沒有全贏,卻有種人生三大幻覺草叢沒人我有優勢我能反殺,尤其是東皇最後一集,簡直被他的表現逗得笑出來。
 
東瀛線似乎有些太過壓抑,應該說為了合理而太合理,就像該殺不殺該打不打,跟對面的海境線簡直是天差地遠,海境線的小兵戰倒是希望不要再打了,小兵拿廉價兵器互砍的戲碼,大概跟看了爐石的鏡像體相同,完全沒有任何的變化。倒是希望東皇線多打一點,因為可能是資源都放這邊的關係,所以不管是人物、造型、跟角色的營造,都比海境線好多太多,但不能說十全十美就是了。
 
 
但最起碼還是給人有想看的慾望,不過聖光無極及朧三郎的表現著實不太亮眼,可還在合理的範圍內,相反的正道棟樑立花雷藏的戲份,應該算是這兩檔表現最好的角色,有他的場面就有滿滿的血性男兒。雖然他殺人放火金腰帶,可是他另外一方面卻有脆弱的情感,就因為他沒有安全感導致他的殘暴,不過雷藏非常守信用及尊敬武者這點,撐起了不少的收視率,加上熱血的配樂,每一次都期待。
 
 
至於風之龍牙上杉龍矢,很意外的是自己在東瀛線最喜歡的角色之一,可能就在於他是個正直的笨蛋,堅持自身的道路,就算在他人眼中是個不知變通的人,但就是這點難能可貴。連赤羽軍師也因為這點而尊敬他,並與他成為心靈上的知交,在十八名流的事件中,他也因為這點而遭難,坦白說他比聖光無極一昧要求人原諒好多了,威士忌對於自身的要求推己及人,也就是忠義。
 
當然、赤羽軍師的表現不愧為軍師之名,雖然有時候阿郎運氣很好,將他跟小空所設的局破解,可是赤羽軍師總能留有後手,並把主導權拿到手上,再一次的回擊對手。不過就像前面的所說的,軍師大人所說的一句話,明明在以前說過好幾次,卻意外的貼切阿郎的性格,男人是禁不起挑釁的生物,智力真的是完爆阿郎,大人欺負小孩子啊,不過東皇的西劍流是被壓著打,魆妖記的朧三郎則是被牽潘仔。
 
御魂笑光輝,也就是戮世摩羅的小空,他的戲份與表現卻意外的搶眼,一度被朧三郎控制成為他的手下,可是靠著背叛與謊言,最後成為關鍵人物反客為主,要說朧三郎一路被壓著打,他絕對是其中的最大推手。可能是篇幅的關係有些地方很可惜,如果能夠演出小空與赤羽交換更多意見,然後兩個人研究朧三郎的弱點,會比赤羽挑釁小空背骨的過程來得流水化,也比較精釆。
 
 
但小空的雙面諜手法真的很漂亮,他知道無論哪一方都對他沒有信任感,知道他是一個不講常理的人,認為他一切都是以利益為主,並不講人情義理,可是小空有一個性格就是,任何人想要壓著他逼迫臣服,他絕對叛逆剋上。東瀛線的主要三股勢力,他雖然看似最弱,可是卻成為其中的得利者,只要他轉向任何一方,被他幫助的一方就會獲勝,但小空偏偏任何一方都不幫,等人上門估價。
 
意外的插曲則是狂人鬥戰神,意外的合味,出現的不會太過奇怪。
 
 
另一名角色定位與小空相同的風間久護,他確實是沉重太多,為了復興東劍道所以不擇手段,只為了博取更多的空間生存,心中懷有昔日的恩情,他沒有做錯,就算久護欺騙與謊言不斷,也很難去怪他,甚至想要同情他。但他有自我的堅持不需要同情,這個角色大概是除了雷藏外,寫得最深刻也最難評論的角色,他有太多包袱無法自由的追求理想,必須躲在暗無天日的地窖裡包裝。
 
就連名字都是虛偽,可是他對於東劍道的情感卻是真實,他不了解劍無極的原諒是什麼,於是選擇了與劍無極背道而馳,走上了不同的方向,但兩人終究懷抱相同的情感,才知道為了什麼反對彼此。在劇中他表現相當深沉,很難看出他真正的意圖,數次的背叛都是為了同一件事情,望月?則是跟他有相同的行為,但動機則是相反,但最後兩人的下場都是一樣的,只是久護含笑而終。
 
東瀛線基本上是靠角色群的魅力撐起來的,如果沒有海境線的話,可能會比較好處理,但因為海境線的屬性,節奏嚴重的被降低,加上東瀛線有些保守,在一些故事上比較放不開,可能怕東瀛暴走,可能會導致雙主線崩塌。這邊又要說一次了,就是金光不適合大場合及雙主線,雙主線一次說不同的故事,如果一方崩壞,另一方想要救回來是不可能的,所以單主線及副線的方式比較保險。
 
就像是墨武的中原及苗疆,兩個墨家九算在暗地算計俏如來,兩個人身處不同的地域,可是有相同的目的就是殺死墨家鉅子,有合作也競爭,事件的發生看似沒有關係,卻彼此牽扯。這樣說好像有點馬後砲,但如果當初只演一個主線加上副線的方式,是不是會比現在好多了,但結果論這種東西說不準,搞不好會比現在更加糟糕也說不定,因為資源不足,才更需要把火力集中發射。
 
 
可能是為了將線收乾淨,所以朧三郎陣營的角色好像趕火車一樣,每一個收場都非常的快速,趕在結束前收一收,死得黑人問號,完全不知道為了什麼而死,細節也沒有處理的很好。平心而論東瀛線並不差,但就是平淡了點,原因就在於沒有太多的驚喜,永遠都是朧三郎佔盡優勢開始送頭,赤羽軍師與小空除了武力值輸阿郎,其他的地方根本是玩弄他,深沉的阿郎到底跑哪去了。
 
最有趣的卻是支線,像是黑白郎君與天地不容客大戰,找到奇異的地界。
 
 
 
 
 
總結:魆妖記的海境界有許多地方真的不是很好,例如某樣兵器可以剋制皇族的設定,大表兄是欲星移的臥底,千歲與八爪的感情戲,太多太多都是事後補充設定,馬後砲的意味頗重,但分開看倒是還可以。東瀛線則是好久沒有登場的大魔王竟然這麼落漆,唯一贏的戰役也是靠武力硬性鎮壓,那個深沉會利用人心的阿郎不見了,也難怪每次重生都被人圍剿到死,根本不是背叛的問題。
 
是你太腦衝。
 
 
感想:自己認為魆妖記有太多東皇戰影的包袱,導致有力無法施展,就像打拳擊每下都打在棉花裡,力道完全被消除了,加上不適合大場合戰鬥的金光,每次一有會戰,幾乎都無法端出好吃的菜,這邊只是單指畫面,並不講劇情。
 
因為資源不夠,所以許多地方都是沒有變化,這好像說了好幾次,從上次東皇的總評論到現在,已經說過金光完全不適合大場合的戰鬥,還有宮廷的政治鬥爭,這些都需要華麗的場景與人海去推出來的,如果沒有寫更多也是空虛。
 
可能是看戲看到後面越看越累的關係,總覺得沒有上檔寫得那麼仔細。
 
 
 
 
 
 
 
如果喜歡孤的文章,不妨訂閱,就是最好的鼓勵。
以上圖片及影片並無商業用途,
純屬介紹引用。
 
arrow
arrow

    任孤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