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血緣來自日本,國藉是美國的公民,他到底是日本人還是美國人呢,外來的移民通常都是被質疑的人,懷疑他們的血統,懷疑他們的膚色,他們的信仰習慣,可是反過來就連日本人也以同樣的角度看這些外國歸來的日裔為異國人。由山崎豐子所寫的小說兩個祖國,就是描寫成為美國公民的日本人,因為血裔的血統,被二次大戰珍珠港事件所波及,美國將他們收押在集中營內。
 
 
在美國朝野激憤的情況下,甚至將在美國有公民身份的日裔(有六成的日裔具有公民身份),通通當間諜戰犯處理,紛紛關入集中營管制,兩個祖國的主角天羽賢次就是在美國出生的日本第二代,從小在美國生活卻因為黃皮膚,被白人譏笑為黃皮猴子。到了戰爭時期每一個自認為是美國人的白人,都能對日本人侮辱攻擊,政府與執法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在美的日裔飽受歧視與財產損失。
 
 
 
 
 
 
 
 
兩個祖國是日本作家山崎豐子在一九八三年發行的作品,共分一二三冊發行。
 
其中的故事是以擁有美國公民的國藉身份及日本血緣的天羽賢治為主角,他身為日本的第二代,也曾歸國學習文化,之後回來美國進行記者工作,這樣的他沒有考慮過,到底哪一個國家才是自己的祖國,又或是兩個,都是自己的祖國。原本因為日本人血緣飽受歧視與攻擊的他,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美日正式開戰後,在美的日本人,不管是否有合法公民的居留權,都被送到等於集中營的俘虜營。
 
日裔美人都成為美國社會的發洩點,日裔只能拋棄所有財產與住家,住進被當戰爭罪犯般嚴格管制人身自由的集中營,後來戰爭結束前,日裔漸漸離開,計畫也終止掉,就在美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日本宣佈投降。接著是聯合國由同盟會領導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追究日本軍隊與戰時政府的戰爭罪犯,其中激烈的雙方法律攻防,還有原爆過後的慘況,都讓加入美軍的賢次產生了懷疑。
 
歷史事件的名稱為:日裔美國人囚禁。
 
 
 
 
 
 
 
以下用自己的想法來看待:
 
 
 
 
 
 
 
 
有許多一輩子沒有踏入過日本土地的日本第二代移民,他們的身份確定是美國公民,擁有國民的權利,可是他們日本的血統,卻讓他們陷入了俘虜營,成為美國人眼中的間諜與敵人,言稱是為了保護日本人因暴動受到傷害。但實際上是把所有的日本人都關在集中營,完全限制他們的行動自由,財產與居住處完全一無所無,逼的每個日本人只能賤賣財產給其他的種族,踏入旅程。
 
美其名是收容所,但實際上是收押俘虜的集中營。
 
被養育自己的國家懷疑忠誠而屢屢遭受敵視,這是小說宣傳所寫的,覺得相當貼切且現實,事實上戰爭的三部曲,不論是日本中國美國,都有很深入的透視,告訴我們是政治要人類互相殘殺。唯一有好處的人只是極少數的權力中心,大多數的人卻要為了他們出生入死,還可能使得國家陷入被毀滅的危機,死傷大部份的人,讓大部份人失去了家園變得貧窮,只能夠保持最低水平。
 
與其說美國人歧視日本人,不如說是在美國的白南歧視任何膚色的人,就連歐洲人也是一樣,他們有先來的白人才算美國人的想法(好像忘了印地安人),日本的移民比起非洲歐洲中國的移民還晚,自然成為眾矢之的。號稱民族大熔爐的美國,自然也無法避免這類的情況發生,尤其他們國家的領導階層一向都是以白人為主,所以利益考量的出發點一向都是以白人為主,白人為主流。
 
有相當多的白人的確會種族歧視,所以他們是邪惡的壞人,但也不用否定整個族群,歐美人有趣的地方在於,他們相當注重個人的想法意識,所以像亞洲國家這種把群體把個人之上的想法,他們感到很意外。就像他們有人會種族歧視,無理由的仇敵其他國家的人,也會有無私貢獻的傳教士,付出一輩子的時間在異鄉上面,但白人奇特的優越感還是佔了很大的部份,在他們的社會上。
 
兩個祖國的故事中處處都是選擇上的衝突,選擇國藉、選擇身份、唯一沒有辦法選擇的就是血緣,會讓人的選擇變得困難且減少,如同二戰時日本裔美國人,他們成為對日戰爭死傷親友的情緒發洩點,最後淪為階下囚。有的人根本沒有去過日本,卻要為了他們的血緣付出代價,他們是平民,並沒有軍人身分,也不是間諜,更不是罪犯,為了一時的戰爭狂熱情緒,要他們付出一切。
 
在劇情中,主角的胞弟天羽勇進入了美國軍隊,為了拯救被德軍圍困的兩百多名德洲軍人,這些由日裔第二代所組成的連隊,付出死亡達兩百多人,加上受傷的人數六百多人,只為了這些德洲士兵的親友有選票上的考量。他們出生入死最後只得到一個勳章,讓他們的家人無論同意或不同意者,最後只能得到一個冰冷的兵牌,連屍體都沒有,就為了對美國的忠誠,與公民該盡的責任。
 
集中營的事件也讓原本就有兩派的人馬,身處集中營裡面更是徹底分裂成兩派,一邊則是認為自己是美國人,也有公民權利,一邊則是認為自己是日本人,因為血緣的關係,但無論哪一邊都是被關押的囚犯,沒有任何的分別。但無論哪一邊都比對把他們關在集中營的美國人還要怨恨,不考慮彼此的立場與心情,根本沒有任何的交集,都只想要主張自己才是對的,對方是錯的。
 
不論是身在美國的日裔會被聯邦調查局跟蹤調查,就連回日本的日裔也同樣被日本秘密警察每天跟蹤調查,回到自己血緣的祖國也會被當成黑名單對待,甚至遭受政府相關人員的冷眼對待,與民眾的歧視。
 
美國不是提倡自由與平等博愛嗎,但把無辜的日裔全部押送入集中營的行為,很明顯的違反他們建國的精神與初衷,更將日裔美人公民身分取消,在戰後才恢復,一九一三年制定排日土地法,爾後在一九一三後更加強這些方案。禁止沒有美國公民權的日僑購買租賃土地,甚至不可以在土地上耕種,禁止日本進出巴拿馬運河,也不能跟特定國家進行商業貿易,等於割除他們的命脈。
 
主角天羽賢治實在不討人喜歡,原因就在於他口口聲聲日本人的道德勇氣,另一方面又接受了美國的條件屈服,心口不一的行為下,總是好像很難替他辯解些什麼,但從別的角度想,這是日本人跟其他國家的人很大的不同。日本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就算犧牲生命也要貫徹自己的思想,有接觸過日本思想的人,或許很能認同這類的想法,可是接受過歐美式想法的人,就會想說活著最重要。
 
其實看到後面也大概了解為什麼天羽賢治被人討厭的原因,不是因他想要想要雙面討好,更不是他整天把正義道德放在嘴邊,而是他面對國家歷史的巨輪碾壓時,顯得無能為力又渺小。不像其他小說的主角改變一切逆轉現況,想兩全貫徹自己的理念才發現不可能,讀者如我不想要承認現實,想說至少書中逃離一下也好,不想回到那個普通,沒有任何改變的世界,無情的社會裡頭。
 
兩個思想到底哪一個有錯誤,答案是都沒有錯誤,因為身處不同的國家與民族,就有不同的想法,就連相同的國家都有異議了,何況是別國,要找出誰才是對的,本身就是件不可能的事情。當戰爭時、主角天羽賢次代表美軍,弟弟天羽忠則是日軍,兩個人在近距離的太平洋戰場上相遇,卻成為敵人對立,賢治不小心開槍射中忠,造成兩個人永遠的隔閡,心的距離相當遙遠。
 
 
賢治唯一錯誤的地方在於,他太想要兩全了,想要成為美國公民外,又想要維護日本人的血緣,導致他裡外不是人,無論是哪一方面都覺得他是投機者,沒有自己的中心骨幹,於是他被任何一方懷疑,不當成自己國家的人時,也沒有人會維護他。因為無論是他身為美國公民,或是日本人血緣,都是無法抹滅的痕跡,如何不捨棄掉任何一方就會兩個都失去,那為什麼一定要選擇呢。
 
曾經被改編過大河劇。
 
這就是時代的悲劇,在海外的日本人等於是被日本政府放棄了,無論是兩個祖國在美的日人,不毛地帶在蘇聯的日人,或大地之子在中國的日人,不論哪一方面他們都被當被成仇敵對待,連死了都無法歸國。妻離子散,自己也死在異鄉的例子不在少數,就算能夠活下來,也必須揹負著一輩子的陰影,我們知道人終究要活下去,可是有些陰影可能會潛伏在你的心靈內一輩子之久。
 
主角的弟弟天羽勇則是沒有去過日本的第二代年輕人,相較於賢治還去過日本,至少對日本有概念,有很多一輩子都不曾去過日本,卻因為日本血緣被關到俘虜營裡面,認為是身為美國公民的日裔不夠愛國,無法讓政府承認他們是美國人。所以憤然加入美軍,要替美軍打仗,證明自己的價值,也就是他們付出自己身為美國公民的義務,親手保護國家,不被他們的敵人所侵害。
 
亂世中、每個人都是犧牲者,只能努力尋找活著的勇氣與希望。
 
山崎豐子特別描寫日本士兵的死狀,還有他們死前依然效忠天皇與軍隊的模樣,換來的是日本軍方與政府的放棄與袖手旁觀,日軍相關的當權者與支持者也需要深切反省,不少如菲律賓被日軍攻略的國家都對日軍恨之入骨。但對美軍的態度卻是願意加入他們共同抵抗日軍,諷刺的是在日本的日本軍人為了效忠天皇付出一切,在美國的日裔則是表示效忠美國,要宣示付出一切。
 
可是天羽乙七,也就是賢治與勇的父親,他就是曾經在日本生活半輩子的日本人,來美國開墾荒地就此落地生根,有了自己的事業與交際圈,但他完全不認同自己是美國人,對美國政府將日本人關押在俘虜營非常不滿。認同美國的第二代日裔則是認為自己被認為國家不夠忠誠,急著證明自己,第一代日裔則是認為國家不該如此如此,把他們當成罪犯處理,少數人則是跟天羽賢次很像。
 
也許有些人認為山崎豐子,對兩個祖國替日本辯護不以為然,可是要站在一輩子生活在美國的日本人想想,他們心中的祖國雖說不一定是美國,可是他們的血肉與靈魂,已經生根在美國,要讓他們替戰爭付出代價,這不是太殘酷嗎。戰爭的元兇是掌握國家的制度政治的人,並不是平民與海外的日本人,可是當引發戰爭時,他們要失去財產與土地,甚至是自己的性命與靈魂。
 
當國家發生戰爭時,個人的意志根本就像粟粒般渺小。
 
一顆原子彈讓日本決定投降,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報應,日軍到處侵略的後果,可是、殺人是軍隊與政府,死在放射性爆炸的人他們都是平民,山崎豐子沒有任何的加油添醋,只是很直白的寫出當原子彈投在日本的前後時間。就令人有點喘不過氣,想要好好的休息,暫時不管紛紛擾擾,對內心的衝擊相當大,不過另一方面則是想到,當日本的當權者決定侵略時,可否想到平民的慘況。
 
在原子彈的話題結束後,馬上提到的就是日軍在中國犯行的虐殺殘忍罪行,世人所稱的南京大屠殺,日本兵對中國平民犯下的屠殺戰爭手段,把對付軍人的行為全部用在中國平民上面,從沒有理由的殺人,到姦殺婦女射擊兒童都有。還因為要殺的人太多,需要一個一個排隊,但點到為止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應該再多點篇幅才對,加上日軍也在太平洋殺了許多東南亞平民。
 
東京大審判接下來是日本軍在中國東西建立滿洲國,溥儀這個名字相信有讀過中國近代史的人都有聽過,未滿五歲就登上皇位,接著又被踢下皇位,成為滿洲國皇帝後,如同以往根本是個被操蹤的傀儡。日本戰敗後又成為蘇聯在東京大審判的有利證人,書中也刻意的把溥儀跟日裔美人的天羽賢次做一個對比,他在心中稱呼傅儀為「為了生存、喪失內心祖國的人」,令他想到自己的處境。
 
這是部選擇立場的作品,但無論你如何選擇都會碰到兩難。
 
將蘇聯想要趁人之危,奪取日本的土地財產,還要拿取好處的勾心鬥角,也寫得入目三分,特地將不毛地帶主角壹歧正的原型瀨島龍三加入其中,而他的確也有上過遠東國際法庭,這在不毛地帶中曾經描寫相關片段。只不過當時是用蘇聯的階下囚身分參加東京大審判,兩個祖國的審判是審辯雙方為出發點,一方為了讓人入罪,一方為了脫罪,兩方的爭論冗長且講述了許多歷史。
 
生不受虜之恥辱,死不留罪禍之污名,這是日本軍人的最高守則,但自己很討厭這種理論感到非常的疑惑,原因在於這些日本軍閥讓國家陷入戰爭,又叫這些士兵要以自盡當成最後的手段,面對殘生者還會怒罵他們不要臉。但這些高層才是真正的不要臉,為了榮光這等精神論,把人推去送死,還不准他們活著回來,雖然文化不同,可是這種製造無數孤兒寡婦的行為,值得光榮嗎。
 
戰爭引發了日本人最幼稚野蠻的一面,還是最沒有人性的卑劣面,山崎豐子不斷提起日軍的滅絕人性,思考究竟是日本人本身就充滿邪惡,還是戰爭將日本人劣根性發揮到極致,他們也需要為了毫無人性的戰爭暴行付出代價。但能思考的就是要研究日軍的心理,如同警方要找出連續殺人犯的心理狀態,才能夠了解他們自己犯下了何種罪行,才能夠好好的讓他們反省,了解自己到究竟做了什麼。
 
山崎豐子的觀點是,日軍會殘殺俘虜,是來自日本寧可自盡也不苛活的傳統。
 
當中最呼應的角色莫過於查理田宮,他是日裔美人,自己出走到美國生活取得公民身分,一心追求白人社會的榮華富貴,希望融入其中,做人處理都以自身利益為上,才不管自己的血緣以及美國公義,只要能爬上去就好。可是等待他的卻是被曝露在原子彈爆炸中的妹妹,多年不見喊著要替她報仇,還有前妻井本梛子也因原子彈得了白血病,活不過一年,他雖成為麥可阿瑟的副官。
 
得到他想要的功名利益,他卻只能在暗中痛哭流涕,什麼事情也做不了就連替日本原爆受害者爭取權益也不能,對日本沒有任何感情的他,相對於主角天羽賢治成對比,真的很鮮明。
 
審判日本發動戰爭所殺人的罪行是很正確的,不過諷刺的是東條英機根本比不上同時期,蘇聯的史達林,中國共產黨的毛澤東,中國國民黨的蔣介石,當日本與德國的軍人與政府官員都被送上法庭,後處刑或監禁。蘇共國三者或加上其他的國家的屠殺者,都沒有一人被審判,還跟所謂的聯合國成員進行建立邦交,對他們的行為不曾說過任何話,正義與公正不過是力量與利益的象徵。
 
有大量日本人替自身辯護的情節,不過為什麼蘇聯犯下相同的戰爭罪行,就連二戰結束也依然進行式,殘害多少國家的俘虜與平民,美國則是以原子彈殺傷近百萬人,讓整座城市變成寸草不生的幅射區,難道所謂的公平正義有分勝利者與失敗者嗎。
 
諷刺的是在國際審判及證人,不是跟日本被害國無關,就是受美蘇等大國安排過的,把主導權拿在他們的身上,縱然日本真的有罪,也不該用不對等的關係強壓,然後說一切很公平公開,把自己在戰爭的行為淡化。相信這也是被日本侵略迫害的國家心中想要對日本說的,只不過所謂的國際都偏向有實際影響力的大國時,弱勢的國家卻沒有人幫他們出聲,替日本討回公道,反而追求利益。
 
有非常長的片段都在日本,跟德國擁有相同的下場,只能等待追究罪行與責任,使用了大量法律相關的知識字眼,需要很耐心的去了解才能夠稍微了解一點。
 
兩個祖國保持山崎豐子一貫的缺點,就是書中大量塞入很多專業知識,許多只有相關人士才在第一眼馬上了解,顯得艱澀難懂,但不能說是壞處,畢竟想要知道某一個世界的樣貌,你也必須付出一定程度的心力,不可能想說一本書好懂有趣且又深度十足。小說本就是兩面刃,如同兩個祖國這個主題,沒有兩全兩美的事情,就算有也是極少數,好在內中角色還算有趣,不過空白處太多。
 
從美國白人到日裔美藉。
 
而日本人對於日本人的責難勝過責難美國人,原子彈的投下是美國作的,但日本的議論大部份偏向美國的日本人,認為他們冷血無情無義,不配當日本人,事實上會歧視歸國日裔的人正是日本人,認為外國生活的日僑不是自己的同胞。可等到需要幫助的時候,又會把日僑說成既然是同胞為什麼不幫忙,我們血濃於水,可他們忘記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平民百姓或政府都對國外日僑見死不救。
 
這是內中的角色,印度的拉達賓諾德·巴爾法官所說的:「在今後的國際社會中,是否只有勝利者口中的正義、人道、和平能夠真正大行其道,弱者口中的正義、人道和真理就不存在了嗎?」
 
 
總結:戰勝國與戰敗國,審判者與被審判候,不論哪一方都是自己的同胞,如果你的和你的親人所擁護的一方互相敵對,你會怎麼做,這是書後的標語相當的貼近兩個祖國的根本,也就是立場上的兩難,不管如何選擇都不對。這是書後的標語非常適合拿來這邊,不過可惜的地方在於,其他的書評也有說過就是內中角色的情節,不知道是不是有刪除過,有點太過緊湊著實可惜。
 
 
心得:相信有人對於日本人引發戰爭這點,向來都是站在批判的角度看待,這點事實上一點也沒有錯,無論是誰發動戰爭都是錯誤且不理智的,只要進行了戰爭就會引發各種效應,無論是開戰方或是被戰方。
 
上面沒有說到一個重要劇情部份,就是日本反駁為什麼發動戰爭的原因,就是他們對於天然資源不足加上土地窄小過少,有所謂的危險意識感,加上美國動用關係進行經濟壓迫,讓他們依靠商業貿易才能生存的日本不得不戰。
 
這對錯好壞還請各位看倌自己評斷啦,這邊不多加評論。
 
 
 
 
 
如果喜歡孤的文章,不妨訂閱,就是最好的鼓勵。
以上圖片及影片並無商業用途,
純屬介紹引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山崎豐子 兩個祖國
    全站熱搜

    任孤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