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戲水、水深危險,請勿亂丟垃圾,請勿超速」,我們最討厭別人在公共場所做什麼!?亂丟垃圾、大聲暄曄、邊走路邊滑手機,還是闖紅燈、轉彎不打方向燈、任意穿越馬路,這幾乎都是我們生活每天遇到的煩惱事,可同時我們也會在不小心的情況下做了這些事情。今天要介紹的是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的實驗紀錄片系列,人群控制學問多 Crowd Control,訴說一些簡單的心理科學實驗。

 
 
 
為什麼我們在路上設了那麼多警告的標語加上提示,還是有人不斷的犯錯,導致自己受害或害到他人,也許有些只是我們認為的小事、不太嚴重,可想必大家都是不太高興,明明就寫了、為什麼你還是這樣做,警告在上面、你卻無視。其實這跟人類的心理狀態非常的有關係,你必需吸引到人們的目光及注意力,讓他們知道這樣子不好,才真的能夠使人重視到,如果沒有注意到問題,就不會面對問題。
 
 
圖片資料來自國家地理頻道:
 
 
 
 
 
 
你自以為能掌控自己的生活?這可不一定,我們的行為每天都受到難以察覺的心智控製手段影響。本節目透過一系列有趣電視實驗,揭露要讓數千人聽命行事有多容易,同時解決生活中一些最煩人的問題。說客小組是由行為心理學家,舞台設計師和演員組成,在購物中心、機場和體育館等公共場合,解決讓管理單位頭疼的人為問題。
 
主持人丹尼爾品克Daniel Pink與工作小組們,將會幫助做實驗設下器材,主持並且解說這一切。
 
 
 
 
 
 
 
以上資料來自報章雜誌網站以及訪問。
以下完整分享裡面的內容,並加入自己的感想:
 
 
 
 
 
 
 
 
預告:
 
 
 
 
行人任意穿越馬路,相信是駕事元兇之一。
 
該節目的流程很淺顯易懂,首先實驗小組,會找出一件很令人討厭的公共行為,也許有些犯法、也許有些沒有,但我們會把這樣子的行為,說成是沒有功德心,浪費資源,去深入的說出,為什麼我們會討厭別人做出,還有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響。從看電影發出噪音,到購物亂放手推車,甚至是走路滑手機,可能造成別人的困擾,造成問題的人卻不覺得有問題,就算有處罰跟警告標語,都依然故我。
 
旁邊沒有人看,做出噁心的行為,是人的習慣。
 
 
實驗小組會在每次的實驗場所,設下了隱藏式攝影機,都沒有人發覺自己成為實驗對像,所以做出的反應跟平常一樣,讓觀眾看看我們平常也會做的事情,讓我們知道這樣做真的不好後,實驗小組就會馬上照著主持人所說的方法,去設下器材改造現場。改造(有些只是放了一個標語,有些是裝了小型機器)之後,拍下他們被影響後,所做出的行為舉止,證明他們的實驗,在什麼方法之下有效,或是無效。
 
不是每一個方法都對每一個人有效。
 
 
沒有百分之百成功的事情,只有大部份成功的例子,這就是現實的妥協,考試可以考一百分,但現實生活不可能完全不犯錯,就連神都會做錯,何況是人呢,但可以改善大部份的行為,使得這些行為被修正,成為正面的漣漪,造成良性的影響。比處罰有用太多,處罰最有效的在於有人管制,要有人、如果是沒有人的情況下,是否真的還是會遵守呢.人在沒有看到的情況下,往往都會懶得遵守規則。
 
 
法律雖可約束大部份的行為,卻不能完全掌握。
 
 
也一再的提醒,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用強制的方法,去控制別人的行為舉止,大多只能夠壓制一時,並不能永遠,有效的阻止,只要沒有約束就會再犯,這是治根不治本的無奈之舉,可是如果用跟正式聯結的方法的話,那會不會變得很好。用一些心理層面暗示的外在,吸引人這麼做,這大概就是比起警示有用許多的方法,可是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遵守率,但至少能夠使大部份的人自動遵守。
 
 
在經常超速駕事的公路,設下會發出音樂的機關,
結果使得大部份的人都不超速了,也減低出事機率。
 
 
自動自發的遵守,遠比被動的接受別人的抗議,還有用許多,但要用什麼方法使人自動自發呢,這就需要一定程度的心理社會學,事實這也不是自動自發,而是種心理暗示,例如我們看到某個人事物,就會想到做什麼事情。最簡單的例子來解釋,就是我們看到屍體,就想到死亡,看到垃圾筒,就想到丟垃圾,可是就算你想到了,也不會去做,要有一個去動作的心理才會實行,有時候在這過程中就什麼也不會做。
 
 
警告標語幾乎沒有人會去看。
 
 
制止別人做出這些事情,大聲吵鬧、亂丟垃圾、蹓狗亂大小便不清理,交通違規,是出自好意沒有錯,可是無論是制止的人,還是被制止的人,都會有一定的尷尬及情緒不佳,可是不制止又會造成不良的結果,所以是很兩難的行為。人群控制學問多,就試著以間接又有效的方法來阻止,不會產生情緒面的問題,因為額外的第三者,有時候是讓別人自我覺醒,有時候甚至不是人,會解除人們被指責的不高興。
 
 
人在公共場所比較會控制自己,但也有例外。
 
 
非常神奇的是,明明只是一個很簡單的舉止甚至是一個動作,不複雜的改造,也許只是加了一點的音樂,加了幾個標語,卻能夠令人注意到,並且覺得自己這樣做是錯的,又或是覺得不覺得,想要停止動作,有很多的心理學及科學運用在裡面。其實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會遇到的,我們習慣了所以不太奇怪,但明明不該如此,像是不遵守交通號誌,還有製造環境髒亂,這本來就不該出現的問題。
 
 
超速會接罰單,可是我們通常忽略掉。
 
 
人都有一個本能,雖然可以透過後天控制,可是你在當下就會被受到影響,造成心裡層面的動搖,這大概是人類為什麼是群居動物的證明,就是我們看到大部份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如果做了這些事情,可以得到別人的肯定或是得到大家都這麼做的結果,那就會去做。不過這也是有好有壞,並不全然是正反面這麼簡單,有些人會拿來當成做壞事的藉口,別人怎麼樣,所以他也跟著一樣做。
 
 
健康測驗騙老人年輕十歲,結果他們真的變年輕。
 
 
「促發效應」意思是指人們會因為語言跟行為,改變自己的想法行為,小小語詞或暗示能造成人們行為的重大改變,實驗小組在老人們的體力測驗當中,說了一句你比實際年齡十歲,結果第二次的測驗,他們每一個人的表現都比第一次好了平均二三成以上。這個實驗展現了精神是高於物質的,只是改變點人們一點想法,心靈與身體的關聯,心裡層面改變身體,在生理方面也是相同的,人們相信就會更積極。
 
 
公德心是需要公共動能的。
 
 
有一集是家中有四姊妹存在,大家都知道部份的女性,洗澡時間都非常的長久,她們每天都會在早上淋浴,她們的老爸都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洗澡,所以每天都是她們佔用浴室互相吵架的畫面出現,製作單位先是請來軍人出身的訓練者,教她們戰鬥澡。可是一沒有人監督,就馬上恢復原狀,於是老爸在浴室設下有音樂的機關,讓洗澡者都會聽到大聲的音樂(不喜歡的音樂),於是每個人都洗的很快,馬上洗洗就離開。
 
 
人性的實驗是可以被暗示控制的,
例如掉在街上的錢包,加了一些器官損贈,或是特殊身分的證明,人們通常會歸還。
 
 
聽說這是有實際上運用在社會當中的,有一個地區的公共設施經過受到青少年的破壞,他們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用,包括請警察巡邏抓人,設下了警告處罰標語,還有監視器,可是他們裝置了隱藏音響,在該場合播放大量的古典音樂之後,被破壞的機率,馬上少了八九成。聽說這是青少年,透過流行音樂來交流彼此認同夥伴,所以聽到這些不喜歡的音樂,就會馬上急著撇開關係,甚至是離開走人。
 
 
有很多我們常做的小壞事,卻不肯承認。
 
 
說說一個很「骯髒」的消息,美國調查男性指出,有三分之一的男性上完廁所,是不會洗手的,那就是說,如果有三十個人上廁所,就有十個人不洗手(我每次都有洗手),大家都知道上完廁所要洗手,可是有時候有人都會偷懶。所以實驗小組,先在一個廁所裝上會發出檸檬氣味的裝置,為什麼呢?荷蘭的心理學家指出,我們將檸檬氣味的清潔用品和乾淨連結在一起,氣味很影響人們對事情的判斷。
 
另一個「骯髒」的消息是,有很多人都曾經在游泳池尿尿過,而且都沒有人發現,原因就是出自懶惰,實驗小組在一座泳池中監視幾小時發現,只有三個人出水去上廁所,代表其他的人都尿在泳池,而且不是小孩會這麼做,五分之一的美國人都承認會在泳池裡尿尿。為什麼這樣做,方便又不會有人發現,很多人就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去做,但矛盾的人每個這樣做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對的,可還是做了。
 
老實說看到這二則消息還蠻想罵髒話的……
不過下一秒則是傻笑,自己也曾在泳池尿尿過。
 
新研究指出,當尿液中的尿酸跟游泳池的氯結合,就會產生氯化氰,吸收這種化合物會傷害中樞神經系統,心臟和肺臟,除了髒,對健康也不好,於是實驗小組想了一個使人離開出水上廁所的方法。他們借用了巴西里約嘉年華的經驗,人數眾多擁有隨地便溺的煩惱,於是官方在市內熱鬧的景點都到置了特殊公廁,利用渦輪把尿液水流轉化成電力,儲存在電池裡,用來驅動嘉年華花車,於是他們改造了公廁。
 
你要讓人們得到樂趣,他們才會自動去做。
 
 
在某間公廁內使用尿液電池的概念,跟小孩說可用尿液發電,並且在廁所設置能量顯示條,會指出電力的容量,會指出電力發電的程度,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電力,並把這個電力跟冰淇淋機運轉,不監控也不懲罰,而是號召大家為共同目標努力。這種裝置的好處是所有人都必須合作,才會有人得到酬賞,只有眾人的參與才能達到目標,他們要利用同伴的壓力讓大家出水尿尿,於是小孩們搶著上廁所。
 
小孩還號招爸媽家人來電力廁所尿尿,幫助充電,這跟平常相反,讓原本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上廁所,變成了有四分之三的人上廁所,這個概念還可以用到其他的水上樂園上面。
 
 
裡面很多機器裝置都有趣。
 
 
例如超市都會在內中設置烘焙坊,剛出爐的麵包香味會令人聯想到飢餓,實驗的結果則是,有人在原本要洗手的情況下,想要轉身離去,結果聞到味道馬上回頭洗手,證明這是有效的。另外一個實驗則是,把棒球場的群體經驗放到廁所用品中,按壓洗手乳時會發出加油聲,把手放在水龍頭下方會發出球場音樂,最後拉出手紙巾時會發出觀眾的歡呼聲,訊息和音樂變會變化保持新鮮,結果使得人們結伴洗手。
 
 
做對事情等於很開心,就像這座樓梯,
為了鼓勵人們爬牠,在樓階上設置了只要踩到就會發出BOX音樂。
 
 
在超市時你們會使用塑膠袋(一次性,用完即丟)還是購買環保袋(可重複使用,直到壞掉),相信你我選擇的答案都是「塑膠袋」,這其實沒有什麼道理,因為方便省事,帶著一個環保袋出門,覺得很丟臉之外,放在手上也麻煩,所以就算真的有,也很少使用。所以人群控制學問多小組,首先在外面請一個人,穿上由每年民眾平均使用的塑膠袋穿在身上,所製作的塑膠怪獸裝,並且重複強調一件事。
 
 
這就是美國人平均一年使用的塑膠袋。
 
 
「我是塑膠怪獸,這些是你們一年所製造的塑膠袋,他們都飄到大海上面」,其實人們在使用塑膠袋時,根本沒有想到這麼多,一旦給他們看見最後的結果,才會警覺到自己已經浪費資源,再來則是在塑膠袋印上笨蛋標語,會有兩極化的反應,效果也有限。另外一個則是,在塑膠袋印上海豹的哭泣表情,上面還有標語「使用塑膠袋會使我們沒有家」、「這是謀殺我們」之類的,結果有高達八成的人都購買環保袋。
 
 
我們常做本來需要專心,卻分心的行為。
 
 
人類的注意力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集中,所以無法注意到那些警告標語,什麼事情不要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更不用說把注意力放在別的事情上面,要完全專心的做一件事情,對人類而言是很難的,一天的額度有限。而且標語的位置,也往往在不顯眼的地方,這也顯視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這些人在設置這些標語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到人們真的會注意到嗎,真的有用嗎,就只是放上去交差了事。
 
 
把遵守規矩跟遊戲連上邊也很有效果。
 
 
你必須把遵守規則守法導向正面的想法,因為人們總是喜歡鼓勵與高興的心情,如果做了這些事情,會使得自己的心情變好,那不用太多的干涉,人們自動也會去做,而且還是非常的開心,樂意的。相反的如果是負面的想法,令他們得到傷心與難過的沮喪,就算這次有做到,他們也會跟不好的事情做連結,所以做不到的機率,將會大大的增加,有時候甚至是選擇放棄,完全不考慮做好到這個選項。
 
 
遇到粉紅色,你怎麼生氣啊。
 
 
在一個拖吊場的辦公室裡面,工作人員常會遇到不高興的民眾們,他們會將脾氣發洩到工作人員上面,車子被吊走當然不開心,因此每一個來到的人,很少是好情緒的,有時候甚至是辱罵,還有毆打破壞。為了改善這個行為,實驗小組運用一個歐洲監獄的經驗,他們的牢房都漆成粉紅色,有效的降低犯人的憤怒暴力問題,於是也將辦公室全變成粉紅色,原本進來怒氣沖沖的民眾,有些不生氣,有些甚至是哈哈大笑。
 
很多實驗都是很容易達到的。
 
 
還可以管理人們的飲食習慣不要浪費。
 
 
要讓人們記住的最好方法是,令他們清楚到並且有效的連結,到他們的心裡身上,像是搭飛機時的安全講解,有大多數的人都不會認真聽,做自己的事情,所以空服員很煩惱這件事情,並且明白的跟製作小組反應,如果這些行為做不到,乘客的生存機率將會大幅下降。他們做了一個實驗,讓邀來的乘客們,以為自己是配合機組做搭乘實驗,但實際上是逃生實驗,果然沒有幾個人認真聽,在逃生的時候犯了很多錯。
 
 
正確的學習可以有效的運用。
 
 
於是實驗小組跟空服員配合,改變了手冊跟用詞,在手冊上寫滿如果這個行為你沒有做到,那你的死亡機率將可能會有幾成以上,每一個示範動作都寫上這樣子的標語,並且由空服員解說,為什麼這個動作,沒有做到的話,將會造成你的死亡。並把真實情況的重傷跟死亡,都說出最真實的反應,於是每個乘客都聚精會神的聽從講解,果然在逃生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做出正確的逃生動作,成功逃脫機內。
 
 
不一定是獎勵,有些也有半懲罰在內。
 
 
這種方法像是包含正面與負面在內,算是給人們清楚確定的警告,沒有什麼模菱兩可存在,只要做了就增加活命的機會,不做就會減少活命的機會,有很多宣導都沒有一個很肯定的結果,只是告訴你有可能,那人們就會想不會輪到自己,哪有這麼倒楣。也必須告訴人們原因,人們對於沒有原因的結果,是無法產生任何的聯想結合,就像說酒駕為什麼增加死亡機率,卻沒有人知道主要是什麼原因造成死亡。
 
 
吃別人的口水,噁心又有衛生疑慮。
 
 
很多時候我們做出噁心討厭的行為,是因為我們以為沒有人會注意,但對其他人,若知道有人在看,我們會好好守規矩,實驗小組設計一個配對節目,讓人們以為自己是來交友的,並在其中放置一些玉米片跟蔬菜棒,要沾醬使用。大部份的人都會重複沾醬使用,這等於交換口水,不衛生的行為,於是放上了「沾醬一次者使用」跟「沾醬兩次以上者使用」,這兩個牌子在沾醬的前面,標示迫使你思考自己的行為。
 
PS:當然、這要在人多的場合之中,你才會注意,如果沒有人,缺乏因素會去犯,如果犯了就是公開承認自己很噁心,所以九成九的人都沒有重複沾醬,大家都會注意,只是放了兩個標語,就能使人彼此監視,開始注意這件事情,讓自己不要犯,原因就出在於沒有人想要被人討厭。
 
 
人們做事往往需要動力。
 
 
「與其處罰民眾的不良行為,何不獎勵他們的優良行為呢?」要把做對事情等於很開心這個觀念做成一個連結,大家都會很樂意的去做這件事情,甚至不用要求就會自動自發,使得事情變回正軌正面,如果大家認為做這件事情是無聊甚至是苦悶的,就算強制一樣有人會犯。那要使得大部份人共同遵守,就是這個節目的重點,他們會把每一件經常發生的行為,做了一個研究,讓人們知道,做錯事不好,做對事開心。
 
 
開心、但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有時需要不斷提醒。
 
 
這個節目非常的實用,可以使用在任何的時候,從生活的每一個角度,我們幾乎都能碰到,我們老是抱怨為什麼這些人都不守規矩,撞紅燈、不走行人斑馬線、亂丟垃圾、上廁所不沖水、看電影不安靜打擾別人、使用公共設施,一堆令我們生氣。為什麼別人不守規矩的情況下,其實我們也經常做出這些舉動,而且都是數秒之間的無意決定,通常沒有太多的思考,要這麼做,更不用說會有這麼做好不好的想法出現。
 
 
人的行為是有感染性的。
 
 
人性這種東西,本來就是難以掌握的,如果只用冰冷冷的機械處理方式,是無法有效的運用,不如加入一些令我們有想法的東西在其中,有時候只是小小的行為,就會改變結果,要改變人的行為,就要從行為學上面動手。這就是人群控制學問多的宗旨,你將會看見有很多實驗,都是針對這個部份,他們不做那些吃力不討好的,選擇聰明有效率的處理,有時候改變一點點的想法,就足以改變一切。
 
也使用一些高科技的新穎設備。
 
 
與其說是人群控制,不如說是軟性的給予一些暗示,使人自動自發的達成,讓人們不覺得自己被人硬性要求,所謂的硬性要求就是用強硬令人不舒服的方式,使人去做一件事,可是軟性要求,又不會使人有效率的去做。這比較像是前面所說的正面聯結,例如有人要你去清掃大街上的垃圾,自然懶得去做,可是掃完這些垃圾,你會得到禮物回饋,也許只是一瓶飲料,就會增加動力去做,這就是人性。
 
亂丟垃圾在世界上每個地方都是問題,我們需要很大量的清潔人員加上垃圾車,才可以清理亂丟垃圾造成的髒亂,明明就有垃圾筒,為什麼不丟到垃圾筒,這一定是超多人的疑問。於是節目提了現實中的例子,在一座德州停車場的實驗發現,如果看到別人在滿地垃圾的停車場亂丟垃圾,超過一半的人也會照做,如果看到有人在乾淨的停車場亂丟垃圾,只有百分之六的人會照做,重點在於社會規範。
 
 
破窗理論,
看到別人超速,也大增想超速的機率。
 
問題不是亂丟垃圾很懶惰,而是知道亂丟垃圾也沒關係,如果做某件事看似無所謂,我們就會去做,實驗小組在某集的節目中,設法保持街道清潔的方法是,把幾個垃圾筒改造成一臺大型丟垃圾遊戲機,會有螢幕顯示一些有趣的笑話知識等等。只要人類正確的把垃圾投入正確的分類,就會出現出現答案供你選擇,原本要把垃圾亂丟的人都把垃圾丟到遊戲機,後來又改造成可換兌獎券,甚至有人開始撿旁邊亂丟的垃圾,丟入垃圾筒。
 
 
用狗屎玩遊戲。
 
 
另外一個實驗則是,我們常在公園等等的公眾場所,遇到沒有公德心的蹓狗飼主,狗在大便之後不理會就走掉了,導致後面的人遇到噁心的狀態,為了改善這個行為,實驗小組改造了公園之內的寵物區塊,在裝狗排池物的垃圾筒之中,安裝了遊戲機器。只要把有溫度的狗大便丟入了特定的垃圾筒,就會得到溫度跟評價,第二個垃圾筒則是變成狗食機,只要投入就會得到健康有機的狗零食,結果投遞率高達九成九。
 
 
獎勵做對的人,這具有正面效應,改善短期行為,長期則要耐心。
 
 
而且不全然是用獎勵的方法鼓勵人們,也有用一些看似玩笑的處罰方法,使人羞愧丟臉,察看旁人的目光,有沒有注意到,但沒有實質上的罪罰,來讓人們接受自己的決定不好,產生自我反省的心理狀態。有一個實驗是在自助投錢的商店中,有部份的人不會誠實投錢,附近放著盯著看的眼睛照片,能讓更多人付清該給的錢,因為人類跟動物一樣,演化出內建視線偵測系統,有助於躲避掠食動物。
 
PS:再次強調沒有一個方法是百分之百成功的。
 
被人盯著會直覺地察覺自己被盯上。
 
人群控制學問多是個很有趣的節目,為什麼這麼說呢,你看到群眾從不守規矩到守規矩的過程中,是充滿幽默笑料的一面,試圖用很輕鬆的氣氛帶動一切,也確實的做到,令看節目的人不由得的哈哈大笑,打從心底認為滑稽及充滿生命力。永遠都是能夠帶來不同的樂趣,明明只是一件生活當中,會發生的任何小事,卻只引起我們的興趣,吸引目光,開始注意到這些可以做,卻沒有做到的事情。
 
 
某間電影院祭出忍者矇嘴,結果使得噪音大幅降低。
 
 
總結:如果說有一個非選擇不可的電視節目,那自己定會選人群控制學問多,要問為什麼,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惠我良多,你不一定可以學到非常多的東西,但可以知道一些基本的概念,用很容易輕鬆的方法吸收,也不會有任何的負擔。在這個節目當中,講了很多關於心理行為學的東西,卻又不會困難到難以理解,把簡單的道理說得困難,試圖用多元化的方法告訴我們,處理解決問題,有很多方法。
 
 
會不時請來相關人士解說。
 
 
感想:話說寫這篇的時候,竟然發覺非常的輕鬆自在,不用多少時間就寫可以寫上很多,雖然長度沒有長多少,可是寫得很快,甚至沒有花多少時間,可能跟節目的本質有關係,無論何時都會不由得會心一笑。
 
學東西為什麼一定要嚴肅痛苦,為什麼不能以快樂的態度面對,這才是長久的解決方式,這個節目證明了,人可以使得這個社會更好,也許都是些小事情,但只是我們要選擇用對方法,甚至是聰明的,也可以改善。
 
這節目應該會寫後續的短篇文章,有好多內容想分享。
 
 
 
 
 
如果喜歡孤的文章,不妨訂閱,就是最好的鼓勵。
以上圖片及影片並無商業用途,
純屬介紹引用。
 
arrow
arrow

    任孤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