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全世界第十八名缺水國家,包括豪雨、乾旱、淤積,都可以讓水庫缺水,聽起來是不是非常的不可思議,因為我們的年降雨跟水源似乎是不缺乏的,怎麼可能呢,好像沒有太大的危險,事實上台灣雖然雨量較多,地型卻不容易留住水源,所以需要大大小小的工程與環境保護,才能夠留住水源。因為山坡地崩塌的情況不斷發生,相信各位都很清楚每年幾乎都有發生類似淤積湖的情況發生,又或是傳出或一個水源處淤積太過嚴重無法取水。
 
環保署預告「開發行為應實施環評細目」的修正條文,將水庫、集水區分為一級水庫、二級水庫,與攔水堰集水區,鬆綁相關的環評規定,雖然政府保證是二級工業水庫,一級民生水庫是不會影響,可是有很多二級水庫有民生使用,都在環保署環評鬆綁的範圍內。不只小型工廠可以進入,連砂石碎解廠、洗解場,不需要經過環評,也可以在攔河堰集水區設廠,也就是說水泥砂石都可以進入水源保護區內,看似不重要,這個影響卻非常的大。
 
雖然都在中下遊規模不大,可是這些集水區發揮非常大的功效,設置了保護區之後,這些水源才得受到保護,這也是受到法律的保護,所以一直在用水處上沒有什麼問題,讓我們的用水可以受到保障,我們也清楚這些集水區是命脈,是國家的血液,一旦血液不流通,還有流通的血液不乾淨,就足以致命。有很多花大錢所蓋的攔河堰與攔砂壩,可能壽命還不到十年,都是數百億的工程,每年都進行相同的行為,可是關於集水區的水規卻一直鬆綁。
 
政府雖然有去為了水源地動作,像是野溪整治工程,跟種植保護林,可是卻是砍伐原始樹種與雜草,以保證他們種植的樹種可以存活,最後卻導致植被的不足,大面積的挖除植被,還有大幅度的挖除岸邊的砂石,甚至不打算接受相關專家的建議,直接發包給業者,進行所謂的整治工程。明明有環保團體及水土專家的意見,甚至國內外學者的意見,可以請教接受,卻從來沒有做過,導致一個又一個的奇怪工程,讓水土流失以及水集區淤積。
 
為了生活,當地的業者也希望有部份的開發,他們也可以得到獲利,可是最奇怪的是,這些保護地都被財團與大公司給收購掉了,一般民眾要在這類的保護區建房子,還是從事商業行為,都要受到層層的限制,可是財團無論是開飯店還是遊樂區,卻是採取許可制,只要環評通用,就可以進行大面積的整地開挖。有條件的經過環評,才可以進行商業行為,包括零排放污水,而已經被這些財團佔據的集水區,都會發生土石流與淹水,以及造成環境污染。
 
只有特別保護者的集水區會受到保障,沒有被保護者的其他水源區,都會被開發,也就代表工業的腳步,會進入到了裡面,這些已開發的業者所污染的行為,卻沒有被監督,政府都以信任業者,希望業者自動自發,良心發現,基本上都是有條件的開發,可是實際上這些業者,都是上面有政策。就算發現了,也多半不會有太大的動作,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多半過一陣子後又故態萌生,相信大家都有看過類似的情況,所以最好的情況就是不要開放開發。
 
全台灣即將被淤積塞滿的水庫,未來十年、未來數十年,都會有不同的集水區建築達到淤積,也就是我們用的水,將會越來越少,原本不會缺水的地區,也會開始停水,停水代表是一種最嚴重的破壞,從民生到小規模的商業,都會受到衝擊性的影響。工程的經費不斷的增加,可是對於開發水源地的政策卻漸漸的鬆綁,我們必須花稅金,替這些破壞性的開發行為付出大量的經費,甚至可以說是種內耗,這些工程的經費雖然不斷的提昇,可是卻無法解決問題。
 
保護團體並不是為反對而反對,你可以去附近有開發過的水源區看看,是否變得充滿惡臭與污水。
 
淹水卻沒有水喝的情況,會成為常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我們的島 集水區大崩壞
    全站熱搜

    任孤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